從李逍遙到梅長蘇,胡歌才是真正的國民男神啊

不知不覺,胡歌已經出道十餘年了。

儘管如今的影視圈小鮮肉當道,無數空有顏值毫無演技的小鮮肉們常年佔據流量和熱搜榜。

但在很多人心中——

論及內地影市圈裡“顏值與演技俱佳”的男演員,估計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還是他。

十年前他是風流瀟灑俊朗不凡的李逍遙,十年後他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梅長蘇!

這些年專注表演的胡歌早已褪下偶像的光環,紮實的走出了自己的每一步。

他用心詮釋每一個角色,專心做好一個演員。

PART

以前提起胡歌,觀眾可能首先就想到01 李逍遙。。

那時的胡歌還是個梳著呆萌劉海的店小二。

人如其名,逍遙自在。

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卻又至情至性,深愛著他的靈兒。

俊朗的面孔,磁性的歌聲,明媚的笑容。

這個鮮衣怒馬的翩翩少年,御劍回眸,讓多少人“一見逍遙誤終身”。

直到後來的梅長蘇,篤定的目光、堅定的眼神、穩重的氣質。

演員胡歌徹底褪去了青澀,眉宇之間多了一份篤定和堅韌。

有很多人開始說:

胡歌變得不一樣了!憑藉梅長蘇這一角色,胡歌成為了“白玉蘭獎”首位80後視帝

精湛的演技和對角色的精彩詮釋,讓很多人覺得他視帝是實至名歸!

在2016年的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問他這一年為什麼沒有乘勢推出作品。

胡歌卻謙虛的說:

我想學習。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我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殊不知,從李逍遙到梅長蘇,這條路他走了十年

PART

02

胡歌從小就對錶演有極高的天分,幼兒園的時候就被上海電視臺的小熒星藝術團選中。

當時在上海有3萬多兒童去考,最後只錄取了60名,胡歌是其中之一。

1996年,14歲的胡歌便成為上海教育電視臺的小主持人,並在這個崗位上做了幾年。

這期間他還在電影《國歌》中露臉,並參與了動畫電影《寶蓮燈》的配音。

這些經歷為他以後走上表演之路積累了重要的經驗。

胡歌在學習表演之前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做導演”,所以當年他報考大學的時候第一志願就是中戲導演系。

2001年,胡歌以專業全國第二名(其實是第一名,因為當時的第一名是個保送生)的成績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但一向孝順父母的胡歌因為家裡不放心一個人去北京讀書,於是他選擇了離家更近的上戲表演系面試。

結果考了全國第三名,與袁弘韓雪等人成為同班同學。

日後的唐人“三寶”

早在上大二的時候,便因為朋友的推薦,胡歌認識了當時的唐人影業的老闆蔡藝儂

該公司正在籌備一款根據知名電腦遊戲改編的仙俠劇,當時正愁找不到男主角。

這讓初出茅廬的胡歌遇到了一個人生當中最重要的機會。

PART

03

《仙劍》的熱播在當年風靡大江南北,不僅帶起了國內古裝仙俠劇的熱潮。

更讓不少原著黨直呼:當年的遊戲裡的角色走出屏幕了

憑藉著出演了主角李逍遙這一經典角色,年僅22歲的胡歌一炮而紅。

隨後由唐人出品的《天外飛仙》、《

射鵰英雄傳》、《少年楊家將》等優質古裝劇的播出,讓胡歌在圈內鞏固了偶像地位。

也讓胡歌有了“國內第一古裝小生”的稱號。

但是在即將步入職業生涯的最頂峰的時刻,命運卻給了胡歌一個莫大的玩笑

2006年,胡歌遭遇一場車禍停滯一年,事故發生之後,胡歌面部受傷被縫了100多針。

經過了一年的修養之後,胡歌再度迴歸熒屏。

那一時期他飾演的角色總是帶著劉海,似乎想要把額頭之間的疤痕隱藏起來。

當初觀眾以為這個疤痕會跟隨胡歌一輩子的時候,但是在經歷這場意外之後的胡歌卻很快走出了過去而涅槃重生。

生活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經歷傷痛讓這個曾經逍遙如風的少年一夕長大,他說:

皮囊壞了,就用思想填滿它。

復出後,胡歌開始在所有的作品都在嘗試突破自我,不再安於只做一個古裝劇裡的偶像小生。

PART

04

在知乎上有一個著名的段子——

2010年春節,胡歌打開電視,三個臺在放他不同時期拍的三部作品:2005年的《仙劍奇俠傳》,2009年的《仙劍奇俠傳3》,以及2010年的《神話》。

從22歲到28歲,他一直在演俊眉朗目、衣闕飄飄、嘴角帶著一抹笑容的古裝美少年。名字從“李逍遙”換成“景天”再換成“蒙毅”,卻始終是同一個人。

而且他不安地發現,這三部戲裡,竟是自己的出道之作演得最好。

儘管遭遇那場車禍在胡歌的右眼留下永遠的疤痕,但有時候傷害也是一種人生的財富

也正因為那場車禍帶來的人生思考,使得胡歌更加搏力地融進表演之中。

戲外的老胡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成熟,他留起了鬍鬚,更增添了一種深沉

於是他選擇放棄曾經自己擅長的一類角色,剪去額頭上的劉海,更加自信的在熒屏上展現自己的態度,並嘗試挑戰一些更加不同以往的角色。

他放棄了在唐人出品的同類古裝奇幻劇《軒轅劍之天之痕》中飾演男主角的機會。

因為覺得角色性格過於雷同“李逍遙”,反而主動要求飾演作為反派出場的亦正亦邪的角色宇文拓

還《生活啟示錄》中和閆妮談戀愛的都市暖男於小強,

抗日劇《四十九日·祭》中的鐵血狙擊手,滿臉炮灰、軍裝髒得發亮的硬漢形象躍然紙上。

但或許是當年在古裝劇裡塑造的形象太過成功,讓胡歌的轉型之路一直不為觀眾所注意。

於是,胡歌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選擇了話劇——

那個被譽為“表演訓練班”的舞臺

在那裡,只有當演員的臺詞功底、肢體表現和角色氣質全面且即時到位,才能打動臺下的觀眾。

如夢之夢 /劇照

在2013年,他淡出影視圈,活躍於話劇舞臺,出演了賴聲川的話劇《如夢之夢》和臺灣作家白先勇創作的《永遠的尹雪豔》。

經過一年的演技沉澱,讓胡歌積蓄了很高的能量,也讓他對錶演有了全新的理解。

用胡歌自己的說法就是:

那段日子,自己才意識到真正做為演員的魅力。

PART

05

經過一年的沉澱和積累,他接到了兩部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作品——

《偽裝者》和《琅琊榜》。

兩部作品不僅收視率爆棚,更加口碑不俗,

也讓演員胡歌完成了,從優質偶像到實力小生的完美轉身

《偽裝者》裡,他是胸懷信仰、隱忍潛伏的偽裝者明臺

胡歌飾演的角色一個“三面間諜”,在裡面的性格跨度很大。

既有世家公子的任性天真,

被指派做任務的時候,又有著不會回頭的決絕。

而到了《琅琊榜》裡,胡歌則徹底展現了脫胎換骨的演技,堪稱“演技爆發之作”。

卸下軍裝的胡歌搖身一變,他是算無遺策、驚才絕豔的謀士梅長蘇

這個角色是多面的,一面是縱橫捭闔智計無雙的翩翩公子,一面又是隱姓埋名籌備復仇的麒麟才子。

他身上所揹負的巨大責任和使命讓他幾乎不能暴露自己一絲一毫的情感,

始終在情感被壓抑的一種狀態,以至於他總是不停的搓著衣角。

在靖王身邊,他是那個能左右天下的謀士。

在飛流面前,他是那個無所不能的蘇哥哥。

而在霓凰面前,他就褪下了他所有的面具,成為了只屬於他的金陵城少年。

而有些時候他又會變成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林殊。

如此複雜的性格,對於任何演員來說都不啻為一種演技挑戰。

所以就連胡歌自己都公開表示把《琅琊榜》視為自己的“重生”。

PART

06

從2005年《仙劍奇俠傳》中的逍遙哥哥,到2015年《琅琊榜》中的梅長蘇。

十年當中,胡歌一路從唇紅齒白,一臉單純清秀的少年,堅韌地重生,蛻變成更真實的演員。

他始終保持著一顆謙遜的內心,認真的詮釋每一個角色,努力爭取別人對他演員身份的認可

2015年的金鷹電視藝術節上,在獲得“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時。

胡歌對後輩們說了一句話:

作為一個純粹的演員,把演戲當作一件簡單的事情,你會獲得更多的快樂。純粹、簡單,讓演戲迴歸它本來的模樣,不是為演戲而演戲。

後來在微博上這段話被很多人點贊,更加被網友熱議的是胡歌在上臺領獎前,他特意走到一同入圍的實力派老戲骨李雪健老師身邊。 彎腰握手時,還特意湊到前輩老師的耳邊,說了一句“受之有愧”。

2019年,胡歌再次轉型,在《南方車站的聚會》中飾演了一位亡命分子的形象。

胡歌飾演的男主角周澤農,出場就是兇狠囂張的形象,靠著一把車鎖就能瞬間放倒幾個人。

即使是被敵對勢力追殺,身負重傷的時刻,也能絕地反殺,如同一隻狂暴的野獸。

可即便是如此具有攻擊性的一個角色,在孤立無援加上屢遭背叛之後,陷入困獸之鬥的他才終於決定“求生”。

求生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彌補虧欠多年的妻兒,希望自己的死亡變得有價值。

所以——

他的逃亡,恰恰是為了更好的經營自己的死亡。

這種宿命的悲愴感,是這個角色最為複雜,也最貼合人性的地方。

正如主演胡歌本人在採訪時所說:

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他格格不入。但是在生命結束的那一刻,你卻可以順著那條線,找到他真正牽掛的人,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感受到他溫暖的地方。

而胡歌此次的表現可謂出道以來的最大顛覆。

他演出了那種末路梟雄的頹廢與疲憊感,同時,也能感受到這個角色背後的隱忍和兇狠。

儘管仍有進步的空間,但可以感受得到,胡歌本人對這個角色的塑造和理解還是非常成熟的。

從低調演員到有口皆碑的國民男神,再到實力派演員。

胡歌唯一不曾改變的,是對於藝術和表演的初心

他身上“青春偶像”氣質被刻意洗去,粉絲集資80多萬支持新片“應援”,被他堅持退款。

臨了,他只留下了一句話:

我有對這份職業的敬畏,更有對電影藝術的尊重,我不希望用特殊的方式來製造盛世假象。

粉絲常這樣評價胡歌: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最後忠於人品。

如果內地影視圈還有人能夠定義“男神”的標準的話,那迷影君覺得老胡同志大概就是一個很優秀的範例吧。

這部無法上映的「禁片」,全靠導演發資源!

原來,2000年已經是20年前了

香港三級電影大觀:奇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