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名小學生集體模仿世界名畫,這就是別人家的作業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

一場疫情下來,不止有趣的網課五花八門,有趣的課後作業也是層出不窮。

最近,湖南北師大株洲附校的老師就給3000多名小學生們留了一份特殊的作業:

模仿世界名畫。


沒錯,不是臨摹也不是單純的觀賞,而是帶著學生們玩起了cosplay。

比如這幅《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搭配上類似的頭巾和標誌性的珍珠耳環。別說,還真像那麼回事。


模仿這幅作品的還不止一個,把毛巾綁在頭頂,同樣別有一番風味:


《蒙娜麗莎》這幅畫相信大家都略有耳聞,但你見過披著豹紋絲巾的蒙娜麗莎嗎?


模仿《抱銀鼠的女子》沒有銀鼠,那就只能讓狗子被迫營業了:


小夥子貼上眉毛,頭頂紙花,再配合上身後的佈景,確實有弗裡達·卡羅這張自畫像的感覺了:


另一張弗裡達·卡羅的自畫像,穿戴上相似的配飾也照樣安排上:


《吹笛少年》這幅作品的特點比較好找,拿起笛子就有那味兒了:


而對於這位模仿《教皇英諾森十世》的小夥子,我就想知道,你身上穿的白紗巾是家裡的窗簾嗎?


《紅衣少年》是英國肖像畫家勞倫斯的代表作之一,下面這個小男孩的姿勢和表情可以說是十分到位了:


《青年肖像》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馬薩喬的一幅畫,但在有嬰兒肥的小朋友眼裡,模仿起來根本不在話下:


道具不夠,那就P圖來湊,畫出紅頭巾完美cos《包著紅頭巾的男子》:


一手拿花,一手拿書的動作,也被小朋友完美還原:


下面這幅圖出自一本名為《初戀的紫丁香》的書封面,小朋友可以說是儘自己所能去模仿,不僅手捧花瓶身後佈景,甚至連婚紗都穿上了:


除了模仿名畫,經典的影視作品也同樣沒放過。

比如無聲電影時代的經典作品《卓別林》,頭戴禮帽,身穿肥大褲子和大頭皮鞋,還有卓別林標誌的小鬍子,如果圖片效果做成黑白的估計會更有感覺:


以及《豌豆先生》少年版:


還有周星馳電影《功夫》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我看小夥子骨骼驚奇,是塊練武的好料。


還能說什麼呢,這幫小學生的腦洞真是絕了。


至於為什麼要佈置這樣一份特殊的作業,老師表示,讓學生們模仿世界名畫,不僅能學會構圖和擺拍,還能去嘗試理解名畫作者的創作心境與表達意圖。

網友對於這樣的教育方式也紛紛叫好:


當然,在這些令人拍手叫好的模仿背後,自然也少不了家長的身影,從道具到拍攝,同樣隔離在家的家長們真是辛苦了。


除此之外,一些有娃網友看到後,則是按耐不住想要cosplay的心,自發效仿起來。

比如十七世紀德國畫家魯本斯的《男子畫像》就有兩位小朋友用衛生紙做道具,精心模仿。如果能把鬍子處理出來,就更出神入化了。


雖然這幅《The corn poppy》畫的是女孩,但男孩也照樣能完美詮釋:


這魔鬼般的頭髮,是Tony老師還沒上班嗎?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什麼頭上要長葉子,又為什麼用紙擋住耳朵?


為了世界名畫中的典雅美女,小女孩也詮釋了一把演技派:


法國畫家夏爾丹的自畫像也還原的十分可愛,就是這故意畫長的眉毛,實在是太搶鏡了:


《倒牛奶的女傭人》,從佈景到小朋友的裝扮,我都有種畫中人就是她的錯覺:


世界名作《吶喊》也同樣沒落下,小朋友用自己的表現力加上摳圖技術,實力hold住全場:


不過,在這次的模仿名畫大賞中,最深得我心的還要屬下面這個小夥子。毛巾搭配方便麵,神還原迪士尼中的長髮公主:


淡黃的泡麵,蓬鬆的頭髮,嗯…就是這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