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到了,先弄清背后根源,才能和娃一起战胜“叛逆期”

80后认为10年一个代沟,90后认为5年一个代沟,00后认为3年一个代沟,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代沟年限越来越短。

因为孩子和家长间存在的年龄差距,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巨大代沟是不可避免的,且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不断扩大。孩子与父母的想法偏差,导致了父母与孩子间矛盾的产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开始反抗父母,不听管教,进入“叛逆期”,且叛逆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家长没有进行正确引导,孩子很容易走歪路。

家长先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叛逆期”

我的一个朋友小云有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本来很乖的小孩子,现在成了“混世魔王”天天和她唱反调。

小孩子不好好写作业,玩手机游戏,看着要下雨的天,让他上学带把伞还要推三阻四,有时候为了不多穿件衣服还得闹个小脾气。

她工作很忙,一天到晚还得为了孩子操心头疼。她想不通,怎么“暖宝宝”突然变成“叛逆宝宝”了?

孩子成长会经历三次“叛逆期”,两岁一次,七岁一次,十二到十八岁一次。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小云家的孩子会觉得少穿一件外套会很酷,显得很有“风度”。

而小云关心孩子,自然是看到变天立马给孩子添衣裳。孩子“叛逆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追根溯源,才能对症下药,助力孩子的成长。

孩子出现“叛逆期”的根源

1.孩子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大脑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又因为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媒体时代,他们接收到大量先进信息,不断掌握新知识,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刺激下萌生、发展。

孩子们逐渐认识到了“自我”,产生了脱离父母、追逐自我的想法,他们开始对人生充满了极强烈的掌控感,他们在乎自己的私人空间和个人自由,更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较不容易听进去其他人的话,讨厌家长打扰或者插手自己的事情,用跟家长对着干的方式来证明“自我”的存在。

2.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强势干预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如果父母总是以为孩子好为借口,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里处处强势出头,小到报班,大到升学,都要进行干扰,完全以父母意志为主,父母强烈的“控制欲”会让孩子感受到压抑,让孩子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中。

在人生这趟列车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列车的驾驶员,父母代替孩子掌握孩子的人生方向或者父母在孩子行车时不时拨弄方向盘,都有可能造成列车的脱轨、翻车。

孩子为了与父母争夺自己人生的行驶权,不停地与父母争吵、对抗,红了眼,动了手,伤了心。父母的强势很容易引起孩子与之对抗的心理和行为。

3.孩子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

因为有些家长工作太忙等缘故,孩子得不到家长长时间的陪伴,孩子就会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占得家长的时间,想要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就通过犯错这样特殊的方式。他们心里觉得爱哭、爱闹的小孩才能得到糖吃一样,通过叛逆来渴求家长的关怀。

不重视孩子“叛逆期”的影响

1.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孩子的“叛逆期”正是孩子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的“叛逆期”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引导,那么可能会被带偏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孩子在“叛逆期”的思维和行为都得不到理解,他们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性格可能会有所缺陷,造成孩子个人为人极端。

2.不利于家庭和睦

孩子在“叛逆期”与家长冲突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争吵,父母和孩子的任意一方,一个压不住火就会大嗓门闹起来,在吵闹中不仅消磨亲子间的感情,也不利于夫妻之间的幸福,谁来管孩子都能成为问题。亲子在吵闹中可能会结下“暗仇”,很容易在之后的亲子关系中留下“祸患”。

3.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叛逆期”是孩子重要的成长期,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没有得到家长的关心、理解,孩子容易在外面乱混,结交不良的朋友,很快就会学坏,更加难以管教。

孩子在“叛逆期”得不到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孩子一直处于偏激、反抗的状态,丧失识好辨坏的能力,之后的成长道路会走得很曲折艰难。

家长采取措施,战胜“叛逆期”

1. 家长们要先稳住自己

孩子的反叛很容易让家长上火但是这个时候家长的生气、愤怒容易让家长产生不理智行为,也让孩子更加觉得伤心、不被理解,激化双方矛盾。

这个时候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叛逆期”也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绝大部分孩子都有这一时期,就像孩子第一次抬头、翻身一样,很正常的过程。对待孩子的这一特殊时期,放宽心,不要因手足无措而慌张,孩子的生理在变化,心理也在变化,正确认识,严阵以待。

不能说看着孩子不听话就打一顿、骂一顿,大发脾气,双方各退一步,各忍一口气,减少冲突,避免火上浇油。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家长要有耐心,安静等待孩子的“破茧成蝶”。

2.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能陪伴孩子完整走完人生这一程只有他自己,他是有权利、有必要掌握自己人生的密钥。威尔逊曾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个性的工程师。”孩子有自己想法是件好事,这代表孩子大了,他不可能一辈子“啃老”的。

家长有想法就自己实现自己的想法,不要强行让孩子按着你的想法来,跟孩子还是要有一些界限感,自己完成自己的人生,克制住自己的控制欲。

换位思考,大家都是经历过那些时期的,也曾是从前的少年,想想自己的叛逆期,可能更加荒唐,对那些指手画脚的人也是敌意浓厚,家长们要学会给孩子权利去选择、决定。

不论孩子做什么选择,少一些上帝视角、高高在上地批判,尊重他们的差异性,支持他们的选择,不同的人有的活法,饿不死的,不能强迫孩子随大流。

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也会冷静下来,多考虑考虑的。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和孩子多交流,多谈心。家长只有跟孩子面对面谈心,认真地听听孩子孩子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了解清楚自家孩子的诉求后也请仔细考虑考虑是否合理,能否满足。

家长要多利用闲暇时间和孩子坐下来好好地谈,如果孩子很激动,先等孩子平复下来,递给孩子一杯柠檬蜂蜜水,一步一步地引导孩子打开心扉。

最重要的是忘记这是你的孩子,把他当成你的朋友,给他建立一个平等的对话环境,说出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家长和孩子是连着血缘的最亲最亲的亲人,不是敌人,家长们要了解孩子,了解“叛逆期”,以帮助者的身份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可以用“叛逆期”治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