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眾汽車傳“緋聞”,國軒高科身價連續大漲

經歷了兩週上揚,本週大盤明顯承壓,汽車相關個股表現不太樂觀,55家汽車業上市公司市值累計縮水近600億元;四大板塊中股票實現增長的,亦是鳳毛麟角。

要點提示:

乘用車板塊、新能源與零部件板塊市值各縮水近300億元,乘用車板塊僅一支股票飄紅;經銷商板塊同樣低迷,股價平均下滑2.3%,市值縮水20億元;商用車板塊相對而言表現較好,平均跌幅1.57%,是唯一總市值增長的板塊。

穀雨時節,穀類作物因得到充沛降雨而茁壯成長;但這場春雨卻彷佛冷卻了汽車業資本市場的熱度。

4月第四周,中國三大股指集體飄綠,恆生指數、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下跌2.25%、1.06%和0.99%,結束了連續兩週的集體增長態勢。

聚焦到汽車行業,從汽車K線統計整理的四大榜單來看,55家汽車業上市公司(共61支個股)市值累計縮水近600億元,平均降幅為2.25%。

本週僅有9家上市公司股價實現上漲,其中乘用車板塊1家,經銷商板塊2家,商用車板塊和新能源與零部件板塊各3家。

主要汽車上市公司(乘用車)板塊

本週,15家主要汽車上市公司(乘用車)板塊涉及的18支個股平均下跌2.5%,市值縮水273億元。

其中,僅北汽藍谷一支股票股價實現上漲,漲幅為4.02%;剩餘17支股票均出現股價下跌,但跌幅較為集中,跌幅超過5%的有廣汽集團A股和長安汽車兩支股票。

2019年,北汽藍谷銷售汽車15.06萬輛,同比下滑4.7%;但就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來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該細分市場去年產銷同比依然為增長。

4月20日晚間,北汽藍谷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根據報告,2019年,北汽藍谷實現營業收入235.89億元,同比增長30.39%;實現淨利潤9201萬元,同比增長25.54%;而其扣非淨利潤為虧損8.74億元,同比擴大1.45億元,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到10億元。

4月23日,北汽藍谷發佈《關於子公司對外投資的進展公告》,公司董事會審議同意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以2.57億元現金向北京奧動進行增資,增資後北汽新能源持有北京奧動的股權比例為30%。

這一舉措或將有利於北汽新能源繼續推進旗下換電業務,使其開發的換電版新能源汽車可以在網約車、出租車市場進行普及推廣。北京奧動主營電動汽車換電服務、電池全生命週期管理及換電站商業化運營,在該領域已有20年換電歷史。

近期,國家密集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的相關利好政策,例如將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明後年繼續免徵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對“換電”新能源產品不限制價格;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都將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助力,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內部調整緩衝期。

在乘用車板塊剩餘17支個股中,比亞迪A股繼續排在漲跌榜第二位,小康股份結束連續兩週領跌,位居第三,股價微跌0.36%,但其市值增加26.6億元至104.05億元。

這主要是因為小康股份以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東風汽車集團收購其持有的東風小康50%股權,導致其總股數由9.4億股上升至12.67億股,進而導致市值增加。

此項交易完成後,東風公司合計持有小康股份30.95%股權,其中東風公司直接持有25.83%,通過其控股的東風股份間接持有5.12%,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在此基礎上,小康股份與東風公司簽署《東風與小康全產業鏈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價值鏈以及全研發領域協同合作。根據公告,各方將首先在整車平臺、動力總成、三電、電子架構四個研發領域進行協同合作,後續擴展其他如智能網聯、氫燃料、後市場等領域的合作。

4月23日,小康股份發佈公告稱,其與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關於共建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的協議》,並將以“金康新能源”作為雙方在中高端新能源整車板塊的合作平臺;雙方同意授權金康新能源在其中高端新能源汽車上使用“東風賽力斯”品牌。

根據公告內容,各方致力於將小康股份打造為高質量發展的百萬量級整車企業,2025年前將“金康新能源”分階段打造成年產15萬輛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作為支持,重慶市人民政府及兩江新區管委會將指定主體或基金共同成立 SPV(特殊目的公司),由SPV 向“金康新能源”投資20億元,屆時SPV預計將持有“金康新能源”28.74%的股權。

由此可見,雖然小康股份從東風汽車集團手中將東風小康的股份悉數收購,但東風汽車集團也藉此成為小康股份第二大股東,雙方之間的關係實則更為緊密,因而搭建更全面、更深入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也在情理之中。

本週,上汽集團成為市值縮水最嚴重的上市車企,股價下跌3.89%,市值減少86.46億元;而長安汽車則成為股價跌幅最大的上市車企,一週跌幅為7.86%,市值縮水37.46億元。

長安汽車目前還未發佈2019年度報告,但根據其先前發佈的業績快報,其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05.95億元,同比增長6.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4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88.81%,長安汽車稱主要是來自合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下降所致。

而今年一季度,長安汽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23.85%-135.78%,盈利5億元—7.5億元,但淨利潤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是由於其全資子公司長安新能源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司放棄增資優先認購權,預計增加當期非經常性損益22億元左右。

因此整體而言,本週乘用車板塊表現略顯疲軟。

汽車經銷商集團板塊

本週,10大汽車經銷商集團股價平均下跌2.3%,市值累計縮水20億元。其中,僅美東汽車和永達汽車兩支股票股價上漲,漲幅分別為5.99%、4.56%;其餘8支股票股價均有所下滑,跌幅超過5%的有廣匯寶信、廣匯汽車和潤東汽車;而廣匯汽車也是本週該板塊市值減少最多的經銷商集團。

4月21日,美東汽車宣佈,配售股份當日已完成,配售代理高盛(亞洲)已按每股12.82港元配售合計5168.8萬股配售股份,相當於公告日期美東汽車已發行股本約4.45%。配售事項完成後,晉帆有限公司持有約7億股股份,相當於現有已發行股本約60.57%,並仍為美東汽車控股股東。

4月23日,美東汽車股價增幅逾6%,大摩研報認為該經銷商集團產品組合簡單,經營規模較小,但庫存週轉快,投資回報率表現強勁,且專注低線城市發展,避開競爭激烈的一、二線城市,把握了消費升級機會,給予該股20港元目標價,首予“增持”評級。

誠然,與其他豪華車經銷商不同,美東汽車致力於三四線市場佈局,且一直實施單城單店戰略,2019年其庫存週轉天數僅為17天;快速週轉為其帶來充足現金流。

本週潤東汽車跌幅最大,這與其股價基數較低也有關係,目前其市值已不足2億港元;而廣匯汽車則一週丟失了21億元市值。

值得注意的是,為補充日常運營資金,廣匯汽車控股股東廣彙集團近一個月已三次進行股份質押融資,質押股份數量合計3.4億股,期間解除質押股份1.6億股;截至4月24日,廣彙集團累計質押股份約15億股,佔其所持股份(26.7億股)的56.14%,占上市公司廣匯汽車總股本的18.38%。

未來半年內,廣彙集團分別到期的質押股份數量累計約6.8億股,對應融資餘額13.3億元;未來一年,分別到期的質押股份累計數量約12.3億股,對應融資餘額26.9億元。

同時公告稱,廣彙集團還款資金主要來自其自有及自籌資金,具有足夠的資金償付能力。可即便如此,控股股東頻繁質押股份還是難免造成股民或投資者軍心不穩。

新能源與零部件板塊

本週,20家新能源與零部件上市公司涉及的22支股票平均跌幅為2.36%,市值累計縮水293億元,成為四大板塊中市值縮水最嚴重的板塊;其中僅有國軒高科、威孚高科、三花智控3支股票股價上漲。

上週,國軒高科以近20%漲幅領漲,本週強勁態勢持續,繼續以超10%漲幅領漲該板塊,市值突破260億元。

4月20日晚間,國軒高科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合肥國軒”)因經營發展需要,對經營範圍和住所進行了變更。汽車K線通過對比其變更前後經營範圍發現,合肥國軒新增梯次動力蓄電池相關業務,以及電池、鎳、鈷、銅及相關製品、配件、五金銷售業務。

此外,人言可畏,尤其在股市,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帶來股市震盪。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收購國軒高科股權一事已經獲得了董事會的批准,將收購國軒高科30%的股份,價值為 7.4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52.4 億元)”;大眾集團將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並將在未來三年內進一步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對此,國軒高科4月23日已回覆深交所關注涵,並進行官方闢謠。當日,國軒高科股價下跌10%;而就在兩天前,該股還大漲10%。

然而不管怎樣,國軒高科本週還是該板塊表現最出色的股票,市值增加24億元。

汽車零部件企業威孚高科則以6.51%的漲幅位居其後。威孚高科主要從事柴油燃油噴射系統產品、汽車尾氣後處理系統產品和進氣系統產品。

4月20日收盤後,威孚高科發佈2019年經營業績。2019年,其實現業務收入87.8億元,同比增長0.72%;實現淨利潤22.68億元,同比下降5.34%;實現扣非淨利潤19.47億元,同比下滑3.34%。

年報發佈後,國泰君安、興業證券、華泰證券、平安證券等券商機構分別給予該股“買入”或“增持”評級。4月21日,該股股價增長4.54%。

本週,寧德時代市值縮水最為嚴重,達到116億元;而贛鋒鋰業港股跌幅最大,達到9.82%。

4月25日,寧德時代發佈2019年經營業績,營業收入為457.88億元,同比增長54.63%;淨利潤為45.6億元,同比增長34.64%;實現扣非淨利潤39.15億元,同比增長25.15%;寧德時代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2.2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4.86億元。

根據上述數據,寧德時代下週股價和市值或將有所拉昇。

4月23日,贛鋒鋰業也發佈了2019年度業績報告,但財務數字不太好看。去年,贛鋒鋰業實現營業收入53.42億元,同比增長6.75%;實現淨利潤3.5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73.3%;實現扣非淨利潤6.94億元,同比下滑44.72%。

截至4月24日收盤,該股報24.8港元/股,市值縮水約35億港元至320.62億港元。

主要汽車上市公司(商用車)板塊

本週,10家主要汽車上市公司(商用車)板塊中,僅宇通客車、華菱星馬和中國重汽港股股價實現增長,但漲幅均未超過5%;中國重汽A股股價持平;剩餘個股股價均有所下滑。

該板塊11支股票平均跌幅為1.57%,總市值增加4.6億元,算是四大板塊中表現最好的板塊,也是唯一總市值增長的板塊。

其中,宇通客車本週股價上揚4.87%,市值增長13.73億元,領漲該板塊;而中通客車和*ST安凱股價跌幅均超過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