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宅家,你听过比这更好的回答吗?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是全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关键的时刻。

有人被“宅”在家里十几天了,浑身的不舒服,总想出去走走。这时候,那你可以想象一下足不出户10年之久的我。

10年前,我42岁,上可缚虎,下可擒龙,每天健步如飞,走南闯北,油嘴滑舌,就是树上的鸟都哄得下来。就在片刻之间,我就躺着医院的ICU,从此以后再也不能走路,不能说话。

从此,我就“宅”在家里。

所以,隔离那么十来天,对于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再回首》


毕竟太过无聊,我总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但残疾后,很多活都不适合我做了。最后,我计划写东西——那并不是说我擅长写东西,而是我实在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宅在家里,我更多时候我是回忆过去——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心理学家认为,沉迷过去,是一个人极度自卑的表现。没办法,我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做《再回首》,去年,它被南方出版社出版了。

遥远的天边,是我深感疑惑的地方。我在想,人是怎么来的?人死后有灵魂吗?宇宙有多大?慢慢地,我又写出了一本书,叫做《天作孽》,他在网上连载,阅读量都超百万了。就这样,这几年我就陆陆续续写了五六本书。

我这样说,并不是显摆,我只是说,就算是宅,就算你是残疾人,也可以做到很多事。

有句话是这样的:生活就像被凌辱,既然无力反抗,不如想着如何利用。生活也是被宅,既然无法改变,何不想着如何利用它。


在今日头条连载的《天作孽》


其实,别说十几天,就是10年100年一万年一亿年,也是弹指之间。

我想起遥远的1974年,也许是1975年,也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的语文老师和算术老师,在生产队牛棚的墙壁写标语:一定要在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那时候觉得,1980年是多么遥远的日子,没想到,转眼间1980就过去了,2000也溜走了,现在,2020年都饮马城下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真的啊。


我深度怀疑,自己就是漫长历史长河的一尾鱼?我依稀看得见,我就在湛蓝的海水里,自由的游动。这时,天翻地覆,海枯石烂,鱼儿在泥水中苦苦挣扎。

所以,我倒不惧怕死亡,只是我觉得,就算死亡,我可不想死在泥水里,成为一抔黄土,我只想深埋与岩石之间,历经斗转星移,成为一枚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