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六园,日本三名园之一,名字还是源于李清照父亲的文章

出金泽城( )的石川门,过这座桥,就是著名的兼六园了。下面的道路是玄蕃允和前田利家时代的防御壕沟,叫百间堀,最深处水深2米4。1910年改成公路。

这是兼六园外的商业街,这里有一家金泽最有名的金箔冰激凌店。

附近有餐饮,行李寄存柜,还有很多等客的出租车。

兼六园,日本指定的国家名胜,日本三名园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冈山市的后乐园(池田家)和水户市的谐乐园(德川家)。

先说说兼六园名字的来历,还是来自于中国北宋文学家,诗人李格非,他的女儿可能比他还有名,那就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李格非有篇名著《洛阳名园记》,其中的《湖园》篇中写到:

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难眺望。兼此六者,唯湖园而已。予尝游之,信然。

“兼六”之意就是园林的六大元素兼而有之,即: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

再说说兼六园的历史。

前文说过,金泽市从第一代城主前田利家开始(1583年),到明治时代的两百多年将近三百年间,一直都是加贺藩藩主前田家族的居城。

1676年,第四代加贺藩主前田纲纪(第一代从前田利长算起),在金泽城外建了一座私人别墅“莲池御殿”,并在别墅周围建起庭园,最初称“莲池庭”。随后这里的成为历代藩主接待宾客,观赏枫叶,及举办宴会的地方。

1819年,第11代藩主前田齐广将这里变成了他的隐居所“竹泽御殿”。

1822年,江户时代著名大名、政治家松平定信将此园命名为“兼六园”,也说明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

明治维新后,前田家被迁出金泽城,兼六园也被改做他用,后成为了公园。

这个石灯笼是兼六园内的著名景观。

因为只有两只脚,被称作“徽轸灯笼”。我查了一下徽轸在词典里的意思是:琴腹下转动琴弦的轴,还是不能想象出徽轸是什么样子。

这么高的三脚架,不知要拍什么。

前文说过,金泽城属于平山城,兼六园与金泽城的高度差不多,也能看到金泽市区。



日本园林的精致,在这里都有体现。

夏天和冬天来这里,主色调就只有绿色,如果是春天的樱花季,或是秋天的红叶,可能会更好看。



这个小桥叫做雁行桥,可能是与人字形有关吧。雁行桥也叫乌龟桥,据说走上去能长寿,所以踩的人很多,磨损也很严重,现在不让走了。

其他样式的石灯笼。




此处有一座明治纪念之标。

据说这是日本第一尊户外铜雕像,为了纪念1877年日本西南战争中死去的石川县士兵(金泽是石川县首府)。下面的基石来自金泽城玉泉院丸庭园,两边的松树来自京都的 和 。

西南战争是日本最后一次内战,是以西乡隆盛为首的萨摩藩士族叛乱,战争以西乡隆盛战死结束。

铜像的人物是日本武尊,也称小碓尊和倭武天皇,日本1-2世纪古坟时代的人物,据说他的后裔是近代日本天皇的祖先。

根上松。从树根看,树的年头肯定不少了。



兼六园的这个喷泉,据说是日本最早的人工喷泉,是第12代藩主前田齐泰(1811-1884年)为了在金泽城二之丸制造喷泉而试制的。喷泉是利用高于喷泉的蓄水池产生的势能而喷出的,这在没有水泵的年代还是比较费事的。


兼六园内的园丁。


看得出日本园林的精致,离不开这些认真的园丁。

这里是时雨亭,也是兼六园内单独再收费的地方,因为里面有茶道体验和建筑园林观赏。

时雨亭参观体验,分批进入,每批大概半个小时。人多的时候需要预约,人不多的时候在门前排队等候就行。中午12点-13点休息。

时雨亭前等候的和服们,也是人手一个手机。

价格分抹茶和煎茶,抹茶720日元,煎茶310日元。

这是售票处,可以刷卡。


上一拨客人还没有结束,先在等候区等候一下。

等候区窗外的景色。

仪式开始了,抹茶坐一边,煎茶坐一边。

这是抹茶套餐,一杯抹茶,一个小点心。煎茶好像只给一块小饼干。我看了一下,在街上喝一份抹茶差不多也是这个价格,所以这个价格并不贵。

讲解期间不能拍照,讲解人员主要讲的是关于茶道的知识,然后讲了讲有关时雨亭的建筑。先用日语讲一遍,再用英语讲一遍,我基本都没听懂。

时雨亭是五代藩主前田纲纪时期就有的建筑物,明治时代被拆除。平成12年(2000年),在现在的位置被复建。


一些茶具。

讲解人员用日语说圆满两个字时,我能听出来。

这拨讲解结束了,工作人员在为下一拨做准备工作。

霞池上的内桥亭。

这个小桥叫花见桥。



穿着木屐走起路来很费劲的样子。

这是兼六园外的一个神社,石浦神社,好像是求姻缘的,所以年轻人很多。


石浦神社据说是金泽最古老的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