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你收到了一條微信,前男友:「在嗎?」

凌晨三點,你在被窩裡刷著微博,痛罵著某知名大學的PUA男,你的手機突然收到了這麼一條推送。

「在嗎?」



深夜,EX突然聯繫你,通常他們是因為


EX的手裡,總是有個回報率極高的大項目。這個項目到底有多大?大概就是缺了你這個前任的借款就無法週轉的那麼大。

這比借錢還恐怖。總是有那麼一兩個不怕尷尬的人喜歡在結婚前夕找到自己的前任,並知會其一聲。美其名曰「老同學一場」,其中緣由是份子錢還是在前任面前炫耀現在的幸福就不得而知了。



這些前任總是能在某個深夜突然想到上個月,或者上上個月過生日的你,並且從不缺席你的朋友圈點贊和評論,他的所有前女友在分手過後都能成為他的「好朋友」。



對待這些前任忽然發來的微信,每個人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小編在這裡斗膽將其分成三類。



前陣子活在我們微信頭像的女孩新木優子主演的富士木十的《前男友狂》,就講述了女主沉迷前男友無法自拔而成為「前男友狂」的故事。



每天早上一起床,新木優子都會在社交網站上搜索前男友名字,幻想著與前男友對話。



分手五年後,她沉浸在了幻想的泡沫中。迷戀、幻想著前男友,回憶著與他共同的各種瞬間。



即使偶爾清醒過來,試圖開啟新生活尋找新的男朋友,她也會暗中將眼前的人和前男友作比較,或是找到他與前男友細微的共同點。



對於某些女孩子來講,忘記前男友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他們或許真的那麼完美,也或許渣到人神共憤。但微信備註上的「前男友」三個字,就足以讓她在一秒內打出:「在。」



勢同水火「死」了再報


還有一類人,分手即仇人,對於前男友突然發微信這件事她並沒有什麼意見,當然前提是這條微信必須得是對方的訃告。


傅首爾在上一季奇葩說裡說過對待前任最理想的態度,就是當對方是個「死」人。



體面優雅地葬送對方,偶爾互相上墳,誰突然出現就是詐屍。




「前男友」三個字對這些人來說,就是紅線。無論過去的回憶美好與否,她們都把和前男友有關的一切與現在的生活完全隔絕,甚至有時候連帶著將那個曾經和前男友在一起的自己也全盤否定,說當初的自己「瞎了狗眼。」


體面握手還是朋友


我們不再是我們,即便不是戀人,我們還是能夠並肩而行的朋友。而說起分手後依舊互相美好,不得不提起現實版《愛樂之城》——石頭姐和加菲。



石頭姐Emma Stone和加菲Andrew Garfield結緣於《超凡蜘蛛俠》,在一起長達四年,期間甜蜜羨煞無數旁人。



兩人交往約會時,二人選擇舉著慈善網站的牌子做公益,大方面對狗仔的鏡頭,成為街頭最可愛的一道風景線。



然而這樣搞怪可愛的一對卻上演了真實版的《愛樂之城》,在二人分別大紅大紫以後選擇了和平分手。



分手後的石頭姐和加菲,沒有互潑髒水,老死不相往來,而是選擇了做個可以在倫敦花園裡共行的朋友。



而在石頭姐憑藉《愛樂之城》影后加冕時,加菲也在臺下起身,為她鼓掌喝彩。



對於石頭姐來說,「前男友」可能更多地可以歸類為「曾經在一起過」的朋友,沒有了戀愛關係,而這個人卻依舊值得我噓寒問暖,鼓掌喝彩。當然前提是,這個人不渣,並且對方也是這麼想的。




前男友,無非分兩種

渣的前男友,分手了,只能說恭喜恭喜。而渣的前男友半夜找你,只希望你能拉黑相見。


感情的事兒,有時候防不勝防,可能你離被PUA男套路,精神控制下做個「前男友狂」,也只是差那麼一句「在嗎?」


與其說你沉溺在自己曾經和前男友的時光裡,不如說是你無法忘記那時那刻幸福的自己。因為幸福從來不是某一特定的人(何況他渣)可以給的。



所以當帶給過你傷痕的人重新找你的時候,可能你沒來得及拉黑相見,那也請你勇敢地說出那句:


莫煩老子。


還有一種情況更難,就是對方並不渣。


他帶給你的回憶很美好,你們因為種種客觀因素而分開,然而因為你們已經分手了,你只能說出那句:「死了再報。」



或許恰恰是這種莫須有的恨更能說明,你還在乎著對方,你還惦念著曾經的過往,你還沒有放過自己。



有時候兩個人的分開,很難用對錯來分清楚,就算做不成朋友,當你學會尊重那段和對方在一起時的美好時光,面對那句「在嗎?」的時候也可以體面相談,就說明你也和過去的自己和解了。


畢竟,「花店不開了,花還是繼續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