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已收官,却才发现里面竟然“潜伏”着两位八十年代的女神

前一阵子的热播剧《安家》演员阵容真是藏龙卧虎,除了极具市场号召力的一线明星孙俪罗晋,也有李宗翰王自健这样的金牌绿叶,更有郭涛胡可奚美娟韩童生一干业内大咖友情串场。



而若论戏骨辈的演员,那种虽戏份无多却极为抢眼吸睛的存在,除了丁嘉丽扮演的房似锦妈妈潘贵雨, 便属“饲料大王”林茂根的扮演者丁勇岱了。

而最令人讶异的是,他们居然将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民女神请出山来。



她就是1986年凭借影片《青春祭》中自然深沉的表演将法国妇女电影节奖、香港华语影片奖、首届大学生最喜爱女演员奖等诸多重量级奖项尽数收入囊中的李凤绪。

岁月如流,当年光彩照人的女神,出生于1962年的李凤绪在剧中已然成了饱经沧桑的街边阿姨,在剧中扮演与老伴为老东家几十年忠心守房的耿婶。



真是令人唏嘘感叹,要知道在上世纪的中国影坛,李凤绪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即便不提演技,不晒奖项,就凭她当年隔三差五出现在各类影视杂志上的封面玉照,一头如海藻般乌浓的长发,面部如同西方人般立体的线条,整体洋溢着一种当时的国人之中少见的性感奔放气质,称之为广大男生的梦中女神毫不为过。

俱往矣,眼见镜中华颜老,谁能与岁月抗衡不败呢?

据说她已旅居加拿大多年。查阅她的资料,尽管热度不复以往,但近些年来倒是不断参演各类电视剧集。2010年,李凤绪与宋丹丹、李崇霄等主演都市生活剧《李春天的春天》,她还在剧中饰演 "海龟"女性李思扬。而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影视界女演员一到中年便面临无戏可演的尴尬而无解的境地中,她除了婆妈的角色想必也接不到什么像样的角色了。



不过千万不要看不起这些金牌配角,如果没有他们在上世纪中国影视圈打下的辉煌基业,你以为这些角色是轻而易举便能够接到手的吗?

都说潘虹只能出演一些都市剧中的恶婆婆角色,但设若一个藉藉无名的同龄演员,这些大热都市剧肯定是连边都挨不上的。别看她们年华已老,但演技功底不老,反而愈发精纯。再说,就凭借全盛时期圈下的如云粉丝,依然不愁无人买账。

说实话,李凤绪尽管当年看似咖位更高,但除了《青春祭》里的那个高冷女主,对她并没有什么特殊感情。倒是另外一位女神,我着实是看着她的戏长大的,一看到她出现在荧屏上,就觉得熟稔如身边某位一见面就要给你介绍对象的热心长辈,所以更愿意在她的身上花费一些笔墨。


她就是扮演徐姑姑的“丈母娘”苗阿姨的杨昆。

杨昆提起来名头似不响亮,但脸却是刷屏的“熟脸”一张。《欢乐颂》里的应勤妈妈,《芈月传》里的五婆。但想查她的资料却不容易,动不动就串到了那个唱《无所谓》的歌星杨坤那里。

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才是这些金牌绿叶们的黄金时代。当时风靡全国的一部青少年电视连续剧《十六岁的花季》中,里面那个思想活跃、知性亲善的年轻女教师董老师正是由杨昆扮演的。



这个角色当时深受青少年喜爱,被称为“最像妈妈的老师”。

更有意思的是,据说在电视剧播出之后,多所学校请她前去座谈探讨教育改革问题,可见这个角色的塑造出彩。


《十六岁的花季》中董老师剧照


剧中的杨昆总是一口嗲嗲的上海话,但其实她来自云南昆明,大学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便一直留在上海,出演的也大多为上海里弄街巷中的凡俗市井人物,几十年下来,已与正宗上海人在外形、气质、谈吐、神态上难分轩轾,甚至更像一位地道的沪上阿姨。



尤其是当年她与郑毓芝(《庆余年》中的太后)、傅艺伟(最美妲己,不用介绍了)合演的全国热播的家庭伦理剧《婆婆媳妇小姑子》,她更是将一脸促狭刁钻的小姑子演出了真实泼辣的人间情味

就看她在剧中为女儿的房子寻找房产中介的那一场戏,挨个巡视在面前站成一排的业务员,那种趾高气昂,那种盘算挑剔,眼神似电,口角春风,真是演活了一生在市井中浸渍的精明上海老阿姨。



不要以为那很好演,其实这种较为夸张的角色是最考验演员功力的,因为稍一过火便会显得很假,很小品气而完全没有生活实感。

好在,这些对于纵横电视圈半生的杨昆来说不足挂齿。

多少年过去,杨昆身材虽和街边大妈无异,但那张很经老的脸却变化不大,还有她独特的有些沙哑的招牌声音,让昔日的剧迷一望便觉亲切。

在一次综艺节目中,主持人询问杨昆作为知名女演员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两难局面,杨昆本尊依然像她出演的那些麻辣犀利的角色一样痛快作答:我没有孩子。



尽管脸上笑意盈然,然而话里似隐含一丝苦涩。

据说,当年为了尽可能把全部精力投入演艺事业中,事业心极强的杨昆拒绝生育。

身为一个女人能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不得不让人感佩她的敬业精神。

好在两位中国曾经极具知名度的影、视女神,现在依然生机盎然,活力充沛,尽管人生不免有憾,但花甲之年依然得以从事自己一生挚爱的演艺事业,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也应该算作一种上苍的眷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