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降薪?或许只是“戏”?

《北京青年报》报道,中国足协向部分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陆续发去一份有关“疫情期间俱乐部球员与教练员薪酬调整”内容的联合声明。其大致意思是,就疫情期间倡导球员、教练员,按照不少于30%的比例减薪,向各级俱乐部征集意见。待到意见汇总并形成修改意见后,中国足协还将上报给国际足联及其他有关部门,待方案获得通过后方可付诸实施。

然而,面对降薪各方都表示“认可”,特殊时期采取特殊手段一起渡过难关,可降薪的消息却一直停留在讨论的阶段,各种方案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球员方面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为此公开发表意见,其余球员则都选择沉默。

同时足协的声明里也用了“提倡”一词,言外之意就是希望球员和教练员自己主动实施。可在这个足球环境中,谁又能带头愿意降薪呢?

正因为国内的本土球员水平有限,使得稍微好一点的人成为了香饽饽,各大“不差钱”的俱乐部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一旦发现有机会能签下,基本就会不顾一切地挖人了,使得本就实力差距明显的各队,到时候又会进一步拉大。

所以足协不强制进行降薪也是基于这点考虑,不过仅仅依靠提倡和球员的悟性,恐怕这降薪难以达成。球员的薪资水涨船高不是常有的事,有的球员在职业生涯暮年才进入这十年黄金期,好不容易赚得碰满钵满怎么可能轻易因为一个提倡就表现出道德的高点呢?

很大程度上,足协这次降薪提倡到球员层面就会打住,原因无非就是球员“吃青春饭”之类的,相比那些在低级别联赛中效力的人来说,确实是没了这份工作或者收入减少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但剩下的那些呢?不至于几年下来都挥霍光了吧?

人性的自私自利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毕竟都是接受过教育的,都知道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也许口号喊的时候声音洪亮,而到真到面对付诸实施的时候,那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