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太后為何非要穿“袞服”祭祖?一文看懂彼時君臣服制

《清平樂》中的太后劉娥並非宋仁宗生母,她在仁宗年少時於朝廷上垂簾聽政,多年把持著朝政。然而隨著仁宗長大,羽翼漸豐,逐漸與太后形成了抗衡之勢。

某日朝堂上,太后以自己“臨朝稱制十年,鞠躬盡瘁”為由,提出想在二月的謁廟儀式上,身穿袞服祭祀太廟,遭到了群臣反對。

薛奎更是犀利提問:“太后以天子之服謁廟,是以何種身份面對祖宗,又以何等身份面對先帝?”

為什麼大家反應如此激烈呢?因為古代的禮法森嚴,袞服是天子祀享時的專用服飾。若太后穿上,就犯了僭越之忌,有欲“稱帝”之嫌。

仁宗瞭解太后,知其並非想奪權,而是因病重,自知時日不多了,所以想把“風華正茂時不敢做的,甚至不敢想的慾念,終於敢丟出來”。

於是仁宗找晏殊商量,後提出讓太后穿上“在配飾上稍加改動”的袞服謁廟的建議,並得到了群臣附議。

終於,劉太后遂了自己心願,在祭祖當日,穿上了修改過的袞服:

“皇帝袞服減二章,衣去宗彝,裳去藻,不佩劍,龍花十六株,前後垂珠翠各十二旒 ”。

今天,雪梨就簡單給大家捋捋大宋的官家和臣子們所穿的幾類服裝吧。按等級高低主要將其分為“袞冕服”、“朝服”、“公服”三類。


老大“袞冕服”:君臣在祭祀或參加重大慶典活動時穿的禮服

“袞”為服,“冕”為冠,這一套裝備是古代最尊貴的禮服之一。其起源於周代,後世基本按照《周禮》的記載傳承下去。

其實周代在袞冕之上,還有一套最高級別的祭服——大裘冕。但由於其實用性不強等原因,遭到帝王冷落,史載不詳。

直到宋神宗時期大改革,再次提出服用“大裘冕”作為祭服的規定,並一直延續到南宋時期才宣告結束。

宋代關於大裘冕制度的爭論,主要跟當時不同政治派別間的鬥爭有關。在宋以後,大裘冕再也沒有興起過,天子祭祀時統一服用袞冕。

宋仁宗時期的袞冕服和《清平樂》中太后所穿差不多:

袞衣:青衣紅裳,衣上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種圖案,稱為十二章。劇中劉太后衣上減去兩章“宗彝和藻”,只剩其餘十章。

冕冠:最上面那層方頂叫作“冕板”,前後各垂十二串“冕旒”(“旒

”即玉串),每串十二顆玉石。

冕旒的作用是提醒君王“蔽明”,即不看不該看的;冕冠兩邊垂在耳畔的小玩意叫“充耳”,寓意是防止君王聽信讒言。

在祭祀典禮中,百官也是要穿冕服的,諸如九旒冕、七旒冕、五旒冕、紫檀冕、平冕等。這裡就不再贅述。

老二“朝服”:君臣在大朝會時穿的禮服

《清平樂》第4集,宮裡舉行元旦大朝會時,皇帝和百官穿戴的就是朝服。我們在看劇時,有的觀眾可能會注意到一些服飾上的細節,比如下圖中的紅框部分:

這都是什麼啊?

不急,讓雪梨接著給您講。


因宋從火德(古代以五行附會王朝歷運),所以朝服都是紅色的。

皇帝和官員朝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冠帽上:皇帝戴的那一大隻叫“通天冠”,上面有二十四梁,非常華麗;

官員戴的則叫“進賢冠”,冠上“梁”的多少,代表了官階的高低。

仁宗時期,一品、二品高官的進賢冠上是五梁,再往下就是三梁、二梁。

而且五梁進賢冠上還罩了一層紗樣的東西, 那個叫作“貂蟬籠巾”

天子“通天冠”

臣子“進賢冠”

那他們戴在脖子上那個白色的項圈是什麼?下面還墜了個長方形,看上去挺有趣。

人家項圈是有名字的,叫“方心曲領”,或者“曲領方心”

此物可不是宋代初創,而是早就存在了。

最早記載該名詞的是《隋書》,之後在《舊唐書》《新唐書》中也有它的身影,其都是用在皇帝和百官的朝服中。

根據一些服飾專家的研究,隋唐時期的“方心曲領”沿襲了漢制的“曲領”,是一種起襯領作用的內衣,樣式差不多是一方形的布片。

然而到了宋代,“方心曲領”仍然繼承前朝舊制,用在朝服中。

但樣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它不再作為襯領著於內衣領上,而是變成一種獨立的圓圈形項飾,套在頸上,下墜一塊方形,壓在外衣的交領之上,體現了一種“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方心曲領”劇照

正如宋人衛湜《禮記集說》裡寫的那樣:

“今朝服有方心曲領,以白羅為之,方二寸許,綴於圓領之上,以繫於頸後結之也。”


老三“公服”:君臣日常朝見及在衙署辦公時穿的古版“公務員制服”

在劇中,經常有大臣們上朝的鏡頭,他們當時所穿的就是“公服”。這種服裝的規格僅次於祭服和朝服。

宋公服主要由幞頭、圓領襴衫、帶和靴組成。

幞頭雪梨之前已經專門講過:“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區別於唐代公服頗具胡服特色的窄袖,宋代公服顯然迴歸了漢制,改為大袖,顯得莊重大氣。

仁宗時期,服色基本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清平樂》劇照:百官公服

百官公服 服色一覽

此外,公服四件套之一的“帶”也引發了網友熱議,寬寬的雙層紅色革帶,分分鐘秒變“fashion boy”。

這種革帶有一個很專業的名稱,叫“銙(kuǎ)帶”

它最早來源於魏晉時期的“蹀躞帶”,發展到唐朝時,上面的蹀躞和環都去掉了,只留下“銙”,就是帶上並列綴飾的或圓或方的飾片。

如南薰殿舊藏《宋仁宗坐像軸》中所畫,宋仁宗腰前的跨帶有雙層,劇中王凱所飾的宋仁宗的跨帶也基本還原史實,顯示雙層。

這是怎麼系的呢?

我們先來看這種跨帶的組成:由鞓(tīng)、銙、扣、䤩(chá)尾四個部分組成。

“鞓”就是銙帶主體紅色皮革帶部分;扣就跟我們現代人皮帶上的針狀帶扣一樣,專門插在帶眼內;䤩就是鞓兩端的金屬物,用來保護皮革兩端,防止其磨損。

銙帶圖示

銙帶由兩條鞓組成,一條鑽有圓孔,以備穿插扣針用,束在腰前;另一條上飾有不同材質、數量和重量的銙,以區分官階的大小尊卑,束在腰後。

看上去是不是特像系反了?這有點符合現代“正反顛倒”的審美,但當時這麼系可不是為了臭美哦。

因為上朝時,官員持笏(hù)於胸前,寬大的袖袍會遮住腰帶,所以把飾有銙的一面轉到腰後,可以毫無障礙地識別出官員的地位高低。

雙層的視覺效果揭秘:

由於腰前那條有䤩尾的鞓過長的設計,一端要垂在身後,表示官員對朝廷的順從之意;另一端則要回繞一圈在腰前,再將帶尾下插於腰後,這樣從正面看上去就是雙層了。

有點複雜吧?雪梨不禁感嘆:還是現代腰帶方便啊。

《清平樂》劇照,銙帶上身圖

在分別介紹完袞冕、朝服、公服後,大家對《清平樂》中的男性服飾是不是多瞭解了一些呢?沒想到小小的服裝中有那麼多講究吧?

畢竟,尊卑等級森嚴的古代封建社會,服裝作為穿在身上的“身份證”,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經過前朝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宋代的服飾體系已經很成熟了,過程中,它也有受到胡服的影響,文化內涵非常多元化,誠如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所說:“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非常感謝!


備註:圖片除部分劇照截圖外,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