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推薦|今年北京國際設計周之垃圾主題篇“垃圾去哪了”

你還記得上海阿姨們那句經典的靈魂拷問嗎?

“你是什麼垃圾?

上海垃圾分類政策推行兩月有餘

在我們愉快圍觀的同時

魔都人民紛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

刻苦專研垃圾分類的知識

為了我們的垃圾分類,小豬佩奇再次無辜躺槍

面對魔都人民頑強的求生欲

我等吃瓜群眾也不禁瑟瑟發抖

別擔心!

在本次北京國際設計週上

in 今日美術館

繁景的小夥伴們用無數種腦洞大開的方法

為你解鎖了一個史上最潮萌最好玩的垃圾分類展

秒懂垃圾分類技能

玩出環保藝術生活

歡迎來到我們的垃圾分類互動藝術展

垃圾分類研究所式

“一座主打垃圾分類與潮萌藝術的跨學科不正經研究所”

哭泣的家園:鏡面迷宮

這是一個被藝術家抽象化了的垃圾異世界

瀕臨滅絕的極地生物、被塑料纏身的深海魚類

誤食塑料的珍稀鳥類、五彩斑斕的珊瑚礁

這些迷幻的色彩

隱藏著一個個驚人的數字

控訴著垃圾對我們的世界帶來的危害……

分類效果看得到

在炫酷的跑馬燈下

輕鬆化身時尚大片的主人公

你可以做ins風美照主角,順便打卡學習環保

垃圾環保就要這麼潮!

垃圾去哪兒啦·絕地大轉盤

塑料瓶竟然是我們穿的衣服?

剩菜剩飯最後變成了電和汽油?

電池身上竟然還隱藏著這麼多寶貝?

轉動牆上的轉盤儀

讓我們一起追蹤垃圾的蛛絲馬跡

被人類嫌之又棄的垃圾被分類後

他們究竟何去何從?

掃掃掃,垃圾分類大挑戰!

充電寶、大骨頭、酒精、舊衣服……

小朋友們可以化身絕地武士

揮動掃把掃掃掃

60秒的垃圾分類帶你扭轉乾坤!

各國怎麼做?瞭解一下

日本街道上為什麼那麼幹淨還沒有垃圾桶?

德國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完善環境保護法體系的國家”?

英國用什麼方式讓230萬學生秒懂垃圾分類?

各國千差萬別的分類方式,你會pick哪一個?

Guangdang Guangdang

巨型燈柱,形成一條光影燈巷

燈光隨著周圍聲音強弱變化

而這些奇異燈光

居然是藝術家馬賽用廢棄布料做成的。

垃圾車大聚會

假設全世界的垃圾車都聚集起來

我們的世界將會怎麼樣?

李子然的《垃圾車大世界》

帶我們經歷一場垃圾版的絕地求生……

垃圾循環的不同打開方式

“用另一種形式觀察垃圾,致力於做到物盡其用。

深海幽藍

海洋環保組織億角鯨N.O.C.的潛水員們

從事著世界上最酷的工作

他們潛入海底為珊瑚礁清理垃圾

也展現了一個深海魚類與垃圾共生的殘酷世界。

“為它去旅行”

東非守護者

”、“向海而生

我們與自然”、“中國瀕危動物影像

繼承《國家地理·旅行者》的環保基因

《時尚旅遊》年度環護項目“為它去旅行”

從保護環境及瀕危物種角度切入

倡導“負責任的旅行”和“可持續旅行”的概念。

價值邊緣

攝影師周承舟

走遍了內蒙古自治區內大大小小的垃圾處理廠

在他的鏡頭裡

塑料瓶、易拉罐和廢棄物壓縮堆積而成的方塊

更像放錯位置的藝術品。

八爪魚&幹垃圾版畫

旅法藝術家王晰

用收集來的各種各樣的廢棄物

神奇地創造出潮萌可愛的軟雕塑《八爪魚》

還有炫酷的幹垃圾版畫

“再造衣銀行”

時裝設計師張娜

2010年創辦的舊物再造品牌“再造衣銀行”

致力於舊衣物的升級再造

用“再設計”的角度重新審視

賦予舊物料新的生命

創造出適時的全新作品。

《女他》

青年導演周聖崴的動畫電影《女他》

中國首部由分類垃圾回收再利用製作而成的電影

這部作品不僅被上海國際電影節等諸多電影節提名

電影中諸多垃圾製成的道具也被美術館收藏

兔子星球垃圾去哪兒啦

每一個小朋友都是藝術家

繁景文化聯合北京文藝廣播“聽聽糖耳朵”節目

鼓勵小藝術家們放飛自己的想象力

用手中的畫筆

為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親身代言

和我們一起把垃圾玩出花!

當代海洋生物解剖

藝術家:Jovanka·Dorovic

報名人數:15人

參與年齡:6-8歲

時間:10:30~11:30

日期:9月28日(週六)

地點:今日美術館3號館

課程費用:300/人(含展覽門票128元套票)

Jovanka Dorovic

Jovanka Dorovic是一位居住在北京的藝術家和建築師,曾在意大利學習。自2015年來到中國以來,Jovanka合作舉辦了許多藝術工作坊和課程,專注於為兒童開發創意藝術課程。目前Jovanka是生態藝術挑戰項目的負責人,該項目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塑造者網絡的一部分。

課程內容

《當代海洋生物解剖》探討了快速運送包裝廢棄物的環境問題,其中包括運送食品和其他不可回收的一次性塑料消費。這個由Jovanka設計的飛魚項目是由快速遞送包裹中的一次性塑料製成的。

在這個工作坊中,學生們將在Jovanka的指導下,在我們的空間裡用100%的一次性塑料製作塑料魚,因為我們的塑料垃圾侵入了他們的家園——海洋。

少即是多

藝術家:Mina Choi

報名人數:15人

參與年齡:6-8歲

時間:14:00~15:00

日期:9月28日(本週六)

地點:今日美術館3號館

課程費用:300/人(含展覽門票128元套票)

Mina Choi

Mina是北京的一位面料設計師,在英國學習。她積極與藝術家合作舉辦藝術工作坊、798國際兒童藝術節、中國童書博覽會,在兒童藝術教育和課程策劃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今年年初,她重返時尚界,重拾對紡織設計的熱情,創立了自己的配飾品牌MUSH MUSH。

課程介紹

如今,“快時尚”(fast fashion)的出現,加快了服裝的更更新換代。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像回收紙張一樣回收衣服,甚至將它們回收再利用呢?

學生們將被引導用他們的舊衣服做他們自己的手提袋,獨立創作。其核心是讓學生了解少即是多,快時尚是世界主要的浪費貢獻者,如何提高循環。

特別提示

·本次課程報名時間截止到9月27日,想報名的小夥伴們抓緊時間哈!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課程所需的材料~但也歡迎大家自帶心儀的原料哦!

報名及諮詢請聯繫 ↓ 今日美術館3號館

“垃圾去哪兒啦”

展覽時間

2019.9.20—2019.10.10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10:00—18:00

(17:00停止售票/入場)

展覽地點

今日美術館

3號館

大家都可以用自己力所能的方式

去珍惜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