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害怕失败是人类的天性,请对自己说:“我能做到!”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曾有过下面这些想法?

因为害怕在公开场合出丑,所以就尽量避开一切当众演讲的机会。因为害怕承担责任和风险,所以就算出现升职机会也不愿去把握。因为害怕表白失败的可能,所以宁愿错过合适的对象也绝不主动。

如果没有的话说明你是个优秀的人,但是如果有的话也不代表什么,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但如果你拿这个原因作为逃避困难的理由,那就是对不起祖先们同时传给我们的其他天性,比如毅力和勇气。

周末,我抱着消遣的心态点开了一部2013年的电影《激战》,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主演是我最爱的彭于晏。看之前我本以为就是一部充满套路的商业动作片,但没想到我还是被这些套路给打动了,活生生看成了励志片。

电影主题其实很简单,用剧中台词“怕,你就会输一辈子”就可以诠释整部片子。

01

“这场比赛我可能会跌倒,但我一定会站起来。”——林思齐

彭于晏饰演的林思齐,是个已到而立之年却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富二代。父亲的破产一瞬间颠覆了他悠哉的生活,他奔波至澳门寻找躲债的父亲,然而父亲不但不肯面对现实,还迁怒到他身上,嘲讽他到现在一事无成。

林思齐在澳门一边陪着不合作的父亲一边干苦力帮忙还债,机缘巧合下看到MMA(综合格斗)比赛的招募广告,他被27000万的胜利奖金吸引,决定去拳室学拳,要参加比赛。

一直到电影中段,林思齐已经开始打比赛的时候,我都以为他就是为了拿到奖金来还债才参加比赛的,“又是烂俗的套路嘛,”我在心里想,“还不就是家道中落的主角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拿到冠军的故事。”

看到林思齐靠铁一般的意志力坚持过了前两场,我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但是第三场开局时,林思齐进行了一次发言:

“这场比赛我可能会跌倒,但我一定会站起来。”

“我来参加比赛,我只想让一个人看见,他眼中的不可能,也可以变成可能。”

我突然意识到,林思齐要打MMA,不是为了奖金,也不在乎能赢多少场,他只是希望通过挑战格斗这一行为,来证明不放弃带来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父亲责怪他一事无成,林思齐就亲身用行动证明:一事无成的人都能做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你为什么不可以?

然而紧接着,林思齐在第三场迎来自己的惨败,不仅输了,还被对手摔断了脊椎,直接住进了ICU。

苏醒后的林思齐脸上没有战败的懊丧,只有拼尽全力后的释然,他的目的已然达到:父亲终于走出了阴影。

正如林思齐自己说的:他一定会再站起来。

失败不算什么,只要还能笑得出来,就不要选择哭泣。

02

“我得冠军的时候,以为世界是我的。原来世界是不等人的。”——程辉

林思齐的故事告一段落,但师傅程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程辉曾是两届金腰带冠军,但是却被金钱蒙蔽双眼打了假拳,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师傅鄙视,被警察指控,被业界指责,从冠军的宝座跌落成居无定所的游民,程辉再也不敢回归拳场,纵然内心仍充满了对打拳的渴望和热爱。

在林思齐倒下后,程辉却突然站了起来,决心去参加MMA。我想可能是他在林思齐身上看见了年轻的自己,也可能是林思齐无视生死的精神影响了他,在师兄担心他这个年纪去打MMA可能会失去一切的时候他说:

我这二十多年,什么都没做过啊。我不想到临死的时候,连一件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

我知道,他的回答背后,藏着的是没有打拳的几十年中,对逃避拳场的歉意,对放任自己的遗憾。

连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害怕去做,那活着跟死了有什么两样?

电影的最后一场比赛,程辉对上了把林思齐打进ICU的李子天。这场比赛比前面所有场都牵动我的心。

一个二十几年没打过拳的拳手,以四十八岁高龄面对正值壮年的新晋拳王,没有人看好他。

但姜还是老的辣,程辉以丰富的实战经验,一一破解了李子天的绝招。甚至在被对方拿住了总是惯性脱臼的右手后,还能利用脱臼成功反击。(不得不说这个脱臼反杀的设定实在太妙了)

当程辉亲吻拳场的地面时,我在电视机前默默感动。

03

“记住自己为什么走上台,既然上去了,不要怕。”——程辉

电影中还有另外一个角色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跟程辉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女孩小丹。小丹有个精神不稳定的母亲,想帮助小丹和母亲脱离困境也是促使程辉去参加MMA的原因之一。

有天她突然跑到拳场找程辉,说要跟他学拳。因为学校有个胖子总是欺负小丹,跟老师讲了对方也不消停,所以她希望能自己保护自己。

可是程辉在让她把自己想象成胖子同学来练习反击动作的时候,她却说:

“我害怕,不敢打啊。”

小丹的害怕,我深有体会。应该有不少人小时候都有喜欢欺负人的恶霸同学,尤其是女孩子。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个很讨厌的男同学,总是在做广播操的时候故意踢我,我去告老师他却会一脸无辜地说,位置太挤了不小心踢到的。

一场广播操我就要被他踢至少三次,毫无办法的我回家哭诉,结果平时就比较痞的叔叔给我支了一招:“他下次再踢到你,你就直接回头打他鼻子,鼻子上的软骨很怕痛,不用很大力气就能把他打出眼泪。”

我当时的想法和小丹一样:“啊?我害怕,我不敢这样做。打不中怎么办?打中了他打回来怎么办?”

叔叔鼓励我说:“放心吧,这种小朋友就是欺软怕硬,你越不反抗,他越欺负你,但你只要反击一次,保证永远都不敢再踢你。”我将信将疑。

第二天做操的时候,这个男同学果然又“不小心”踢到我,火气一上来,又想到叔叔说过的话,鼓起勇气闭着眼睛,回头就是一拳。

虽然当天的结果是在这位男同学的哭诉中我被老师骂了,但是果然如叔叔所说,整个学期,他再也没有“不小心”踢到我过。

达到目的的我分外开心,原来只是鼓起勇气就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啊!

再回到电影中,程辉告诉不敢出拳的小丹:“其实我每次比赛上台,也都很怕的,不过我都会跟自己说,我能做到。你跟着我说啊,我能做到!”

小丹也学着大声喊着:“我能做到!”笑着把拳头挥了出去。

04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擂台,在这个擂台上,仅有坚持才能换来希望。

电影中,林思齐的父亲欠债十几亿,程辉从巅峰掉到谷底,可能我们普通人很难遇到这样大的困境,但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的小问题一定不在少数。

《国王的演讲》中,乔治六世身为国王,却有着严重的口吃和公众演讲恐惧症。看似是电影中的语言治疗师帮助他成功地克服了自己的弱点,但在我看来,如果不是乔治六世自己有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信念,那就算语言治疗师再厉害,也无法帮助到他。

我第一次上台演讲是大一参加社团时,被要求走到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

我本来就很不喜欢起立发言,站在讲台更是从没试过。一上台脸就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烧,烧到我只能注意到自己的热度,完全不知道讲了什么就冲下了台。事后社团相熟的朋友说,你看上去真的好紧张,我都没听见你说什么,只看到嘴动了两下你就冲出去了。

但我当时真的非常害怕,只希望这恐怖的时刻赶紧结束。

从此以后我就很在意当众发言的场景,通过观察我发现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害怕上台演讲,而且大部分人都会因为上台以后的不佳表现尽力拒绝之后的演讲机会。

相比他们,我对上台演讲的恐惧绝对是最夸张的,但是我有一点与他们不同: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想镇定地站在台上畅所欲言。

怕,你就会输一辈子。

放在当众演讲上,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如果因为出丑而拒绝当众演讲,你一辈子都无法站在台上展现自己。

没有被克服的弱点将会永远伴随着你,直至进棺材。

我开始想方设法缓解自己的恐惧感。

一开始虽然我不会主动去寻找演讲机会,但只要这样的机会来了,我从不拒绝。

我知道紧张会让我头脑空白直至忘词,我就提前一晚自己在家站在床上背诵讲稿,直到可以做到不思考也能没有卡顿地说完。

随后的实践中,我已经可以做到僵硬地站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天花板背完全稿。然而这样虽然能让别人知道我说了什么,可是观众仍然会觉得我表现得过于紧张,于是我就在一次次的上台中逼迫自己去扫视人群。

写个人吞下去,把观众想象成土豆……基本我看过的方法都试过了,终于在工作两年后,我已经可以做到站在台上,对着600位同事进行演讲,并且得到同事的评价:“你在台上说话的时候看起来很游刃有余,好佩服你!”

虽然目前我还做不到像主持人那样在台上显得游刃有余还能临机应变,但回想一下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得到的评价和如今得到的评价,我真的挺为自己骄傲的。

因为我没有选择逃避,所以我得到了曾经完全无法想象我会拥有的演讲能力。

05

我喜欢《激战》中传达出来的信念:怕,你就会输一辈子。

没有人会不害怕失败。

理想是个很奢侈的词汇,实现的路上必定波折不断,学会站起来才是到达终点最需要的技能。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恐惧,而是因为他们为了追求理想去直面了自己的恐惧,并为战胜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害怕失败并不是一个缺点,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用更正确的心态来面对世界。

去拥有不服输的信念,去直面恐惧,再对自己说:“我能做到!”你就一定可以做到。

作者介绍:南栀夫人,新媒体从业者,业余读书人,努力做到一知不半解。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