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逐渐远去的声音——一池春水

记忆中逐渐远去的声音——一池春水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著名配音演员尚华病逝,《虎口脱险》成为绝版。早晨起来听到这个消息,心中莫名的苍凉:纵使绚烂夺目,也抵不过人生的无常。
和我差不多同龄的人都知道:二十多年前,电视和可视媒体还没有普及,娱乐活动也是乏善可陈,接受讯息只能依靠收音机。而当时有一档节目:电影录音剪辑。
那时在国内放映的外国电影基本都是些经典剧目,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指导我看了《简。爱》和《王子复仇记》,也许是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我是个极喜欢看电影的人,可碍于条件,对于好的剧目也不可能在影院里看上好几遍。因此我就瞄上了收音机和这个电影录音剪辑。一旦节目预告要播那些已经放映过的外国电影,我总会早早的腾出时间,守在收音机旁,让这一个小时陶醉在那些美妙的声音里。即使已经听过无数次,也不会厌烦,甚至练就了听节目和做功课两不耽误的功夫。
久而久之,剧情台词已是烂熟在心,而耳朵的辨音功能也是超一流。
当时的上译厂集中了国内配音界的主要精华:邱岳峰、孙道临、尚华、毕克、乔榛、童自容、施融、李梓、刘广宁、丁建华等,我的耳朵是绝不会将他们张冠李戴搞混的。为了能永远保留这些经典,在有了录音机后,我还特地买了磁带把诸如《悲惨世界》《王子复仇记》《基督山伯爵》《希西三部曲》《尼罗河上的惨案》《叶塞尼娅》《佐罗》等都录了下来。


没有通常的表演手法如肢体表情,仅仅依靠语言和声音去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背景,性格爱好以及剧情进展,也就在那时,我深深体会到中文不仅难学,而且确实也是一门美妙的艺术。
收听电影录音剪辑,用声音去感觉电影画面和艺术美感,这个爱好我一直保留到上高中,残酷的高中三年迫使我彻底的放弃了一切和高考无关的活动。
随着国外的电影电视大量的进入,在惊喜之余突然发现不仅翻译差强人意,而且配音也是残不忍听,最不能容忍的是一家卫视居然在重播《王子复仇记》时另找他人,而不用孙道临的正版配音,当时气的我险些把电视给砸了。无可奈何之下,我只能加入了看原版的潮流,可有谁又能知道我是多么的怀念记忆中的那些华音啊?因为那些已经不止是艺术,于我也承载着童年的一部分,是略显单调的少年时代中的一抹亮色。
曾经的中坚一代不可避免的老了走了,上译厂也风流云散了,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相信会有用声音塑造的艺术,那么去听一听邱岳峰配的罗切斯特,或者孙道临配的哈姆莱特,或者还有童自容的佐罗,李梓的叶塞尼娅。
不要看,只用你的耳朵,也用你的心。
静静地听,静静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