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画比真画贵,张大千仿品拍出1.3亿天价,网友:心疼原作者

假画比真画贵,张大千仿品拍出1.3亿天价,网友:心疼原作者

过去有不少仿名画的高手,他们的水平甚至可以居于模仿对象之上。这样的作品,虽是仿品,但是却不能否定其技术水平和收藏价值。假画自古就有,关于假话的价值问题,人们对其的态度不一,非常复杂。

比如说仿画造假界的一流大师,张大千。他曾经仿制过两幅画,一幅是仿巨然的《晴峰图》,此画在1940年完成,50年后以7千万的高价成交。另一幅是模仿董源的《江堤晚景》,此画1946年完成,70年后以1.3亿元售出。这要让原画作者看到,肯定要哭的,网友心疼原作者。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鉴赏家张葱玉先生受邀,来到了张大千的狮网院(苏州)做客。当时张葱玉无意中走到一个房间,里面挂满了历代名画。原本以为这里可能是张大千的珍藏。不过凑近了仔细辨认,张葱玉才看出来这是张大千仿出来的。后来张葱玉表示,如果有人把这些画当真的卖给他,他是会买的。

名家仿别人的话,这种事在业界也褒贬不一。不过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说,一般作伪的人就是为了钱,那是缺德的行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似乎仿画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如果一位绘画天才,但却怀才不遇,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走如此之路,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在中国的传统书画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就是老师的画法,如果能够画得跟老师一模一样,说明这学生已经学到了老师的精髓。模仿,是学习的重要且必须的途径,这无可厚非。当今的很多博物馆,并没有因为张大千的仿品,而拒绝收藏。

著名的绘画大师齐白石晚年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眼力跟不上,所以但凡需要画虫草之类的部分,都是由他的弟子代劳。著名的绘画大师吴昌硕,晚年作画也是由弟子赵子云代画花卉,王一亭代画山水人物。他们因为自己年事已高,体力不比当年,所以只是在落款时由本人亲自题写。

这类作品究竟算真,还是假呢?因为这些话都是由作者允许,落款也都是本人,那么也有收藏价值的。如果站在投资的角度看,购买仿作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还是应该挑选“名家仿名家”的作品。即便不是,即便不是名家,也是明清或者民国时期的装裱。退而求其次,也是有收藏价值的。

小编以上文中所说的假画或者仿品,都是过去的名家或者绘画高手的作品。今日的临摹或者高科技造假等,可不能相提并论。有的人认为,不是名家的画,就没有价值。小编觉得这句话其实也没有大错,毕竟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收藏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价值。如果这幅画没有名气,必然没有人买,也就意味着没有经济利益。不过对于真的喜欢字画,欣赏的是艺术,而不是单纯为了投资收藏的藏友。即便不是名家之作,如果画作水平高超,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