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了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在聚焦大时代大事件的背景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紧密的关联,唤醒了全球华人的共同回忆。

2019年国庆节,由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管虎、张一白、徐峥、薛晓璐、宁浩、文牧野执导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掀起了国人的爱国热潮!7个小故事没有一味的强调家国情怀,而都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在时代背景的映衬下,通过一个个历史瞬间,让观众产生共鸣感。

从《前夜》开始,经历《相遇》,看女排《夺冠》,香港《回归》毫秒未差的升起中国国旗,与奥运说一声《北京你好》,再到《白昼流星》与《护航》。每个故事都充满回忆,这样的回忆杀着实能触发国人的共情。

这个共情泪点便是,在没那么光鲜的小人物身上诠释责任感,和有温度的善良。

如《夺冠》里小男孩冬冬披着床单、扶着天线立在天台上时,仿佛就是一个护旗手,正在用自己的力量,牢牢守护者祖国的荣光,与祖国共成长。

如《北京你好》将奥运会与汶川地震巧妙交织,或许就是小男孩的一句话,拨动了十四亿人心底的那根“弦”,看着男孩天真又任性的样子,不仅心怀怜悯,而看到他在奥运会开幕式采访的时刻,如葛大爷一样感到欣喜。

如《回归》那一夜,看着秒针滴滴走进零点的片刻里,心中澎湃之情难以言表,望着中国国旗高昂升起,看到香港警察换上中国警徽,真是从心底的骄傲。

《前夜》

1949年10月1日,讲述了在开国大典前的10个小时内,工程师林治远负责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顺利升起的故事。为了确保电动升起万无一失,林治远在材料紧缺等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全力以赴投入到国旗电动装置研发和准备工作。

立国大事,治远比鞠躬尽瘁。

在国家大事面前,每个平凡的人都能以国家大业为己任,万众一心,乐于奉献。哪怕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但只要国家需要,必定全力以赴。

林治远说:“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

对中国人来说,国旗凝聚着28年的抗战历史,是用2000万同胞的鲜血染上的,这个国旗代表着我们现在的主权、自由、尊严、幸福。

《相遇》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下,故事讲述了很多像高远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为了国家科研事业隐姓埋名,牺牲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在他们心里,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正式千千万万这样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作者,才有我们今天的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在国家大业面前,有无数个高远视“”生命轻如鸿毛,国家利益重于泰山“”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世界都说,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完成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发展,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百废待兴到现在的国富民强,仅用了短短70年的时间,在人民安居乐业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薪火相传。

在抗击疫情这段时间,每每看到新闻都湿了眼眶,无私的医务工作者一批批奔赴武汉,有一个个被传染倒下;海外华人买光世界的口罩物资,包机送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李文亮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身边人吹响“预警”的号角,被训诫后,依旧回到岗位参与新冠肺炎患者救助。

虽然我们很平凡,但为生而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列车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始终都印在我们心间。

此生不枉中国人,来世还做华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