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縣發現漢代大墓出土15枚竹簡上面記載《蒼頡篇》

眾所周知,《蒼頡篇》是我國一部啟蒙識字課本,最初是由三篇文字構成,分別是李斯《蒼頡篇》、趙高《愛歷篇》和胡毋敬的《博學篇》,共計20章,是為“秦三蒼”。晉代的張軌將秦本《蒼頡篇》作為上篇,以揚雄所續《訓纂篇》34章為中篇,以班、賈二人所續《滂喜篇》34章為下篇,合稱《三蒼》,稱為“漢三蒼”。至此,《蒼頡篇》由初最的識字課本發展演變為一部包含123章共計7380字的大型工具書,相當於現在的新華字典。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自北宋滅亡後,最後一部完整版《蒼頡篇》毀於戰火,今天要跟大家講的就是四川城壩遺址中出土的一部分《蒼頡篇》。

城壩遺址又名宕渠城遺址,位於四川省渠縣土溪鎮城壩村,距離縣城大約26公里,總面積1820畝,遺址北、西、南三面渠江環繞,東西接佛爾巖,造成依山傍水之勢。解放以來,這裡曾出土巴蜀青銅兵器、酒器、生活器10餘件,出土發現最多的是兩漢時期的文物古蹟,除漢磚遍佈,還發現房屋地基、窖址、水井、墓葬,出土大量的銅、鐵生產工具、生活用器、兵器、錢幣等,以及各式陶俑、陶家禽等。根據《華陽國志》載:“長老言,宕渠為故宗國,今有宗城”,而《太平寰宇記》記載:“故宗國,城在流江(縣)東北七十四里,古宗國都也”,其中所指方位可能與城壩有密切關係。

專家查閱史料記載發現,城壩遺址在商周時期是巴人分支賨(cóng)人的都城,是達川地區尚存的唯一歷史最早、歷時最長的古城遺址。根據《華陽國志》記載:秦滅巴蜀後就於此建宕渠縣,東漢車騎將軍馮緄增修,俗名車騎城。到了東晉末年,此地為“蠻獠”所侵而廨,遂以荒廢,而在《太平寰宇記》中記載:其城興廢長達700餘年,其間屢為州、郡、縣治。而城壩每次進行大的基礎建設,都會發現文物遺蹟。

2005年3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城壩遺址進行發掘時,發現有木槨墓、土坑豎穴墓、灰溝、灰坑等遺蹟,同時出土有大量的銅器、漆器、鐵器、陶器等。這次發掘和調查,首次揭露出遺址內存在著連續性清晰的文化層疊壓關係,同時也證實了城壩遺址在漢代及更早時期存在過大型城址的史料記載是可信的。為進一步研究城壩遺址和巴人文化提供了新的考古學資料。2006年渠縣文物管理所在該遺址清理的雙石棺磚室墓,在四川東北地區首次發現,填補了四川東北地區以前無出土棺槨墓和漢代漆器空白,極大地豐富了城壩遺址的內涵,為研究渠江流域及古代賨人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有15枚竹簡讓專家們十分興奮,原來這些歷經千年的簡牘中有近200字,這些漢代竹簡在四川地區十分罕見,是繼青川戰國木瀆、老官山漢墓醫簡,第三次發現竹簡文字記載,極大地填補了地方史料的缺失,具有巨大的學術價值。考古專家經過對竹簡上文字的研究發現,這是最早的用於識字的課本《蒼頡篇》,雖然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其考古價值不可估量。採編:韓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