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低估“鸡鸣狗盗”,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提起鸡鸣狗盗,人们大多数都不屑一顾。认为是下三滥的杂耍,不入流。其实不然,有时候他的能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鸡鸣狗盗最早出自于《史记·孟尝君列传》:

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人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

孟尝君至关,关法鸡呜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呜,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意思是说:孟尝君,名扬天下。有一次,到访秦国,秦国国君准备让他做秦国的丞相。这时,国君身边有人说:孟尝君确实名气很大,但是他是齐国的王族,如果做了我们秦国的丞相,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处处考虑他齐国的利益,那我们秦国不就危险了吗?秦国国君认为很有道理,立即下令抓捕孟尝君并准备杀了他。

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也不是吃素的。马上运作营救。他们贿赂秦国君最喜爱的妃子让她想办法。这个妃子说只要能把孟尝君天下无二的白狐裘给她,她就有办法。可是,孟尝君已经把白狐裘送给秦国君了,怎么才能从宫殿中拿的出来?这时,孟尝君平时最瞧不上的“狗盗”上场,说:我可以“拿”到白狐裘。于是,夜里装扮成狗,摸入宫中,“拿”到了白狐裘。最后在妃子的运作下,孟尝君被释放。

孟尝君获释,马上启程逃离秦国。同时,秦国君也发现了破绽,派人追捕孟尝君。当孟尝君一众人走到函谷关口的时候,天还没亮,城门紧闭。秦国有法令:等到公鸡报晓的时候才能开门准许通行。时间紧急,后有追兵。在这危机时刻,“鸡鸣”出现。他有一个绝技-会学鸡叫。在“鸡鸣”的带领下,群鸡争鸣。守函谷关的将士听到鸡鸣,打开关门。孟尝君等人安全出逃。

事实证明,鸡鸣狗盗之人虽然经常被人所忽略,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各行各业自然有他们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