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老賴”法律知識:帶你走近“老賴”、瞭解“老賴”!

馮鞏今年沒登上央視春晚舞臺,但在北京衛視春晚上演出了一個關於“老賴”的故事,生動形象。那麼關於“老賴”大家知多少?筆者現就“老賴”相關法律問題做一個簡單梳理。

“老賴”一詞是“失信被執行人”的俗稱,追根溯源,其來源於《民事訴訟法》誠實信用原則以及法院對不履行法律文書義務的人可以採取限制措施的規定。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關於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後諸多部位相繼出臺相關措施,對失信被執行人(以下簡稱“老賴”)進行聯合懲戒。經過這些年各部門聯動執法,“老賴”懲戒制度已為大家所熟知,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果。

哪些人會被列入“老賴”名單

顧名思義,常見的一類就是欠錢不還的人,當然,並非張三欠你錢,你就可以申請把他列入“老賴”名單,這個債務是必須經過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另外還有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違反財產報告制度的、違反限制消費令的、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等。

“老賴”與限制高消費

由上以及根據相關司法解釋,被限制高消費的並非都是法律意義上的“老賴”,但違反限制消費令的應被列入“老賴”名單,而被列入“老賴”名單的,應當對其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有點繞,舉個例子,A欠B五萬元錢,B將A訴至法院並取得了勝訴判決,A仍不還錢,B申請強制執行,A收到執行通知後未在規定的期限內履行還款義務。這是B可以:(1)向法院申請將A列入“老賴”名單;(2)向法院申請限制A高消費;(3)向法院申請將A列入“老賴”名單並限制高消費。當然,多數情況下,申請執行人通常會一次性將兩項一塊申請了。

哪些情形下不會把其列入“老賴”名單

作為債務人,如果對其債務提供了有效的擔保,或者已被採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的財產足以清償生效法律文書確定債務,不應列入“老賴”名單,因為這些情況不會影響最終債務的履行。當然,有時候年齡也可以救人一場——未成年人也有權免於列入“老賴”名單。

怎樣把欠你錢的人送上“老賴”名單

“老賴”制度建立的基礎是要有生效法律文書作為你債權的依據,因此,如果張三欠你錢,先去法院告他!取得勝訴判決後張三履行了最好,不履行申請執行,如果在執行通知規定的期限內仍沒履行,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請將他列入“老賴”名單了。當然,法院也可以依職權將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人列入“老賴”名單。

公佈“老賴”的信息有哪些

這樣說吧,如果是自然人,基本就等於把身份證貼出來了(內含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涉及公司等法人,差不多就是把營業執照公示了(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組織機構代碼)、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姓名)。除此之外,還會載明你這尊“老賴”是怎麼煉成的——會把其失信的前因後果講的一清二楚,還有文書文號、時間、執行法院等等,信息夠全、夠透明吧!

通過何種形式公佈“老賴”信息

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常見的公示形式都會用上: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法院公告欄等,還可以採取新聞發佈會或者其他方式,有些地方法院創新公示途徑,還在電影院、KTV打廣告,看電影、唱歌前先放一段法院公佈的當地的“老賴”信息,或者免費給你的手機定製一段彩鈴:“您好!您撥打的機主,因拒不履行法律生效判決,已被**人民法院列入失信執行人黑名單,請謹慎交往……”。

被列入“老賴”名單有啥影響

有些人會想,反正自己臉皮厚,公示就公示唄,身上又不會掉塊肉!別說,聯合懲戒措施會讓“老賴”掉淚的!上榜的“老賴”會在在政府採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受到嚴格限制,記入徵信記錄,通知所在單位或主管單位等等……看看這個聯合懲戒備忘錄有多少部門參與就知道國家打擊“老賴”的力度有多大了!顫抖吧,“老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