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ps快速摳圖方法 混合顏色帶及其應用

學PS挺久了,但從沒系統地學摳圖,這次彌補了這一遺憾。


1、寫在前面

今天這篇文章繼續帶來新的知識點-"混合顏色帶",然後再配合3個摳圖的案例。

摳圖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圖像合成,使用"混合顏色帶"可以將上述兩個步驟合二為一,非常地好用。

2、混合顏色帶

2.1、整體概述

混合顏色帶是混合選項中的一項功能,通過它可以快速選擇火焰、煙花、雲彩、閃電等色調與背景之間有較大差異的對象。

通過設置混合顏色帶中的通道選項,拖動混合滑塊等可以快速隱藏背景,只在畫面中顯示主體對象,被隱藏的區域也可根據需要隨時恢復顯示。

2.2、解析"混合顏色帶"

(1)打開方式

a)方式1:【圖層】-【圖層樣式】-【混合選項】;


b)方式2:在圖層面板中,直接雙擊圖層右側的灰色地帶,可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對話框中的第一項就是"混合選項";

(2)參數解讀

a)在"混合顏色帶”下拉列表中可以選擇控制混合效果的顏色通道。"灰色"表示使用全部顏色通道控制混合效果。

選擇其他通道後,PS會依據當前設置的通道顏色信息來確定參與混合的像素。

b)對話框中還包含了兩組混合滑塊,即:"本圖層"滑塊、"下一圖層"滑塊,它們用來控制當前圖層和下面圖層在最終的圖像中顯示的像素。通過移動混合滑塊,可根據圖像的亮度範圍快速創建透明區域。

我們還可定義部分混合像素的範圍,從而在混合區域和非混合區域之間產生一種平滑的過渡效果。

c)"本圖層"指的是當前操作的圖層,拖動"本圖層"滑塊可以隱藏當前圖層中的圖像。

將左側的黑色滑塊向中間移動時,當前圖層中色調較暗的像素會逐漸變為透明;

將右側的白色滑塊向中間移動時,當前圖層中色調較亮的像素會逐漸變為透明;

d)"下一圖層"指的是位於當前圖層下面的那一個圖層。移動"下一圖層"滑塊可以顯示下面圖層中的圖像。

將左側的黑色滑塊向中間移動時,可以逐漸顯示下面圖層中較暗的像素;

將右側的白色滑塊向中間拖動時,可以逐漸顯示下面圖層中較亮的像素;

【小總結】:用一句簡單的話總結,就是:"本圖層"負責隱藏,而"下一圖層"負責顯示。

e)按住Alt鍵單擊滑塊,可以將其分離。增加分離後的兩個滑塊的距離可以在透明區域與非透明區域之間創建平滑的過渡。


【注意】:在通過混合滑塊選取對象時,它只是將背景圖像隱藏,並不是真正地將其刪除。被隱藏的圖像是可以恢復的。

重新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後,將滑塊拖回原來的起始位置便可以將隱藏的圖像顯示出來。

2.3、數字的含義

在"混合顏色帶"中,"本圖層"和"下一圖層"都包含一個漸變條,它們分別代表當前圖層中的圖像和下面圖層中圖像的亮度範圍,從0(黑)到255(白)。

在默認狀態下,黑色滑塊位於漸變條的最左側,它上面的數字為0,白色滑塊位於漸變條的最右側,它上面的數字為255。

拖動黑色滑塊可設置亮度範圍的最低值,拖動白色滑塊可設置亮度範圍的最高值。拖動某一滑塊時,該滑塊上方的數字就會發生改變,通過觀察數字可以準確地判斷出圖像中有哪些像素參與了混合,哪些像素被排除在混合效果之外。


(1)“本圖層"滑塊中的數字


"本圖層"滑塊用來控制當前圖層上將要混合並出現在最終圖像中的像素範圍,拖動滑塊可以隱藏當前圖層中的像素,被隱藏的區域將變為透明區域。


黑色滑塊用來設置亮度範圍的最低值,因此,如果將該滑塊拖動至128處,所有亮度值低於128的像素都將變為透明區域。



白色滑塊用來設置亮度範圍的最高值,因此,如果將白色滑塊拖動至128處,則所有亮度值大於128的像素將變為透明區域。



(2)下一圖層"滑塊中的數字

"下一圖層"滑塊用來控制下面的圖層將在最終圖像中混合的像素範圍,通過移動滑塊可以在混合結果中顯示下面圖層中的圖像。

將"下一圖層"中的黑色滑塊拖動到128處時,下一圖層中亮度值低於128的像素將透過當前圖層顯示出來。

將"下一圖層"中的白色滑塊拖動到128處時,下一圖層中亮度值高於128的像素將透過當前圖層顯示出來。

(3)滑塊分開後顯示的數字

如果按住Alt鍵單擊滑塊,滑塊就可分離。被分開的滑塊上方也會出現與之對應的數字,它們代表了部分混合的像素範圍。

簡單來講,PS會在分離後的兩個滑塊之間的像素創建半透明區域,從而產生比較柔和的過渡效果。滑塊距離越大,圖像之間的過渡越柔和。

2.4、從混合結果中創建圖像

由前面敘述可知,"混合顏色帶"只是將像素隱藏,並未真正將其刪除。這種方式可以保留原始圖片的信息,可以隨時修改,帶來了很大便利。


但是這種特性有時候也很不方便,像我之前所說,一個完美的選區通常來講,肯定是由一系列工具/命令組合生成的。混合顏色帶由於並未真正刪除像素,所以當你載入選區時,你會發現:並沒有載入我們想象中的對象的邊界,而是載入了整個圖片的邊界區域。


(1)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經過"混合顏色帶"後,多餘的像素確實消失了;

(2)但是,從圖層面板中的預覽圖你會發現,圖層面板中的縮略圖中沒有有出現透明像素;


(3)所以當你載入選區時,你會發現,選區居然是整個圖片的區域;

(4)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此時可以:選中圖層-右鍵-轉換為智能對象;轉換為智能對象後從圖層的縮略圖就可以看出,背景被刪除了;


(5)再次載入選區,發現這次載入的就是目標對象的選區了;


所以,為了能夠對選區進一步編輯,有必要將"混合顏色帶"隱藏的區域真正刪除。

3、摳圖案例

3.1、案例——火焰

原圖1:

原圖2:

合成效果:

製作步驟:

(1)選擇【移動工具】,按住Shift鍵,將火焰拖動到人像中,由於兩個圖像是相同大小的,並且拖動時也按住了Shift鍵,因此火焰圖像的邊界與當前文檔的邊界對齊;

(2)通過"混合顏色帶"這種隱形的蒙版將一部分火焰遮罩,顯示出背景圖層中的人物,進而創建一幅合成效果的圖像;

(3)雙擊火焰圖層,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直接進入到"混合選項",向右側拖動"本圖層"中的黑色滑塊(54),火焰圖像中的黑色區域逐漸變為透明區域。

(4)從當前效果可以看到,火焰的邊緣過於清晰,圖像合成的效果非常生硬。此時可以按住Alt鍵單擊黑色滑塊將它分開,再將右半邊滑塊向右側拖動(54,181),創建半透明的過渡區域,使邊緣產生柔和的過渡效果。

3.2、案例——閃電

原圖1:

原圖2:

合成效果:

製作步驟:

(1)用【移動工具】將閃電圖像拖動到大橋圖像中,放置在畫面的左上角;

(2)雙擊閃電圖層,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按住Alt鍵單擊"本圖層"中的黑色滑塊,將其分離,將右半邊滑塊向右側拖動(0,242),拖至靠近白色滑塊處,這樣可以創建一個較大的半透明區域,使閃電周圍的藍色能夠較好地融合到背景圖像中。

(3)此時觀察圖像,發現閃電圖層的邊界有些過於清晰,此時可以為其添加一個圖層蒙版,選擇一個柔角畫筆,設置畫筆的不透明度,用黑色畫筆進行塗抹,將生硬的邊緣隱藏。

3.3、案例——煙花

原圖1:

原圖2:

合成效果:

製作步驟:


(1)將煙花拖動到迪士尼樂園卡通圖像上,利用"混合顏色帶"為天空點綴煙花。


(2)雙擊煙花圖層,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向右側拖動"本圖層"中的黑色滑塊(99),使煙花的黑色背景變為透明。

(3)從當前的圖像效果中可以看到,煙花遮蓋了雕像的手臂部分,雖然再向右側拖動黑色滑塊可以使這部分遮擋的煙花也變為透明,但煙花就不完整了。


(4)此時,"下一圖層"就發揮作用了。向左側拖動下一圖層中的白色滑塊(185),使手臂顯示出來。


【提問】:為什麼是拖動"下一圖層"中的白色滑塊?

【回答】:因為被煙花遮擋住的手臂是白色的,屬於亮度比較高的像素。

4、結語

好了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 想要做好平面設計的基礎 就是要多練 ,ps 只是一款軟件 只要多多練習就可以很快學的會 喜歡的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