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愛不愛我

昨晚有瀋陽的石友老師語音聊天,問我還去化石街不。我和老師是前年冬天在聊天群結識的,那時與我相識相交的石友老師,都緣於我對朝陽木化石的推介宣傳和獨到的鑑賞。 我最初認識木化石,是在2011年夏天,為了推銷我的十字繡作品《紫色濃情》,我走進了北票古玩化石城,被店裡 琳瑯滿目琳瑯滿目的木化石弄得意亂神迷,因為我在1997年春買到過一個木化石片,是灰底色黑年輪,想不到這裡的木化石是彩色的,還都跟瑪瑙似的,最關鍵的是這些木化石都很值錢,一看到值錢的東西我就跟打了雞血似地興奮,因為我一直在跟錢較勁,我太缺錢了。


這些木化石都出於北票,我不知怎麼才能找到貨源。2012年春天,公司的李姐和我說在狗市看到石頭了。狗市原本是一些養狗人自發形成的週日交易市場,後來賣什麼的都來了,北票木化石一火,成了石頭的天地了。我往狗市跑,還因為我家附近的理髮店老闆說,他家那塊有一人在狗市花三千元買了一個樹化玉毛料,打磨後有人給三十萬沒賣,拿到瀋陽賣了一百萬。我不用一百萬,有十萬就能解決我的困境了。

初到狗市,讓我眼花繚亂,原來木化石並不簡單,有硅化的,有玉化的,還分產地,北票有三個地方產木化石,西官,巴圖營,長皋,三個地方的木化石各有所長,一聽這些我頭都大了。每逢週日我都到狗市轉,慢慢地摸出點門道了,有了點門道就敢進化石店了,化石店的店家為了賣石頭,總是把石頭的長處優點講解得很透徹,這可是花錢都學不來的。後來遇到了《木化石報》,我更是飛速地跳躍,把木化石摸的門兒清。

我把木化石弄明白了,但沒有錢抓東西。那時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以為弄到好石頭,就能掙到錢。2012年的冬天,我真的弄到了一個樹化玉,堪稱經典,這個樹化玉有三個側面,三個側面各有一幅畫,三幅畫分黃昏、黑夜、日出的順序排列,真是夠絕。這個木化石是在地攤上揀的漏,賣家說他藏了二年,總覺得上面有東西,就是找不到。後來這個木化石發表在《木化石報》頭條位置,這位賣家看了眼淚都要下來了,還給我起了個綽號東郭先生。

這個讓我聲名鵲起的木化石一開始就有人看上了,有兩家願出二萬元,因為離我十萬元的目標太遠,讓我拒絕了,誰知木化石日落西山,現在都沒人問了。

我在木化石上沒得到利益,卻收穫了名聲,我在《木化石報》和中國觀賞石協會官網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我對石頭的獨到理解,這些文章受到很多木化石經營者和收藏家的喜愛。

正是通過木化石的收藏和學習,練就了我尋石的眼力,不論什麼石種,只要略有浸染,就能抓到精品。比如戈壁石,長江石,漢江石,隕石,我手中都有讓人亮眼的精品。

這些年,不論弄什麼石種,我都是利字當頭,看到石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石頭值多少錢,別人說的意境優美等等的根本就沒上過心,因為我弄石頭的初衷就是想靠石頭翻身。從小到大,我最喜歡做的與利益不牽扯的事情,只有種花、集郵和寫作,而這些都因為生活的波折,拋到千里之外,再無心拾起。


直到去年,我的石頭見利了,雖然沒讓我翻個大身,但總算把溝溝坎坎填平了,讓我能緩一口氣了。

奔奔波波了六年,石頭在手中來來往往也有一些,一些賣走的石頭別人都大呼可惜,我都不為之所動,在我眼裡它們就是賺錢的工具,石頭賣不掉,我就急躁,石頭賣走了,心裡特別的輕鬆,根本就沒想到可惜。

如今溝溝坎坎的都過去了,靜下心來看看石頭,這才發現,不把它們看成錢的時候,是這般可愛,原來石頭的世界也這般有趣,遺憾的是從接觸石頭那天起,我就沒從有趣上看過它們,我寫的那些文章,也都是從提高它們的身價上著眼的。


從現在起,可以靜下心來,與石頭好好相處了,看看我是不是真愛它們。

劉文祥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