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堅在行動」省派青州市鄉村振興服務隊為小山村帶來標準化衛生室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5日訊 省派青州市鄉村振興服務隊,立足服務地實際,建設標準化鎮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動公共衛生能力提升。這幾天,在青州市王墳鎮,隨著金家村衛生室正式揭牌,從業20多年的鄉村醫生金世安終於有了一個規範化的衛生室。

青州市王墳鎮金家村鄉村醫生 金世安說:“原來就兩間屋很簡陋,沒有床位,只有血壓表、血糖儀、聽診器,去打個針只能坐著打,沒有病床。也就看個常見病,其他的病看不了。”村衛生室是農村醫療服務體系的網底,是服務百姓健康的第一聯繫點。去年開始,山東省啟動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引領提升工程,計劃三年內至少創建450個省級、3000個市級、1萬多個縣級示範標準衛生室,全面提升鄉村衛生服務能力。青州市也不斷加快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但是在西南山區,村衛生室的標準化建設與群眾期待還有不小的差距。

省派青州市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楊志彩說:“設施設備比較薄弱,人才流失也嚴重,我們在疫情期間也越來越看到,村衛生室不但承擔著村民健康保障功能,而且這種應急防控功能發揮的也非常明顯。”

服務隊發揮自身優勢,對接省內優質醫療資源,投入資金,協調搬遷和改造功能分區完善的衛生室,配齊診療設備。

青州市王墳鎮金家村村民鞠春梅說:“設備也很齊全了,一看我們就很願意在這裡看(病)。我們有些小病大病的就都能來這邊看一看了,就不用到鎮上去了。”

僅用一個多月,5個村的標準化村衛生室全部投用,鎮衛生院也新添置108件設備,改造提升了手術室和消毒室,硬件設施不斷完善。與此同時,服務隊還邀請專家團隊定期培訓,更多像金世安這樣的鄉村醫生獲得了提升業務能力的機會。

省派青州市鄉村振興服務隊隊長滿慎剛說:“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災後重建這方面,找一些關鍵的環節,積極地尋求戰略合作伙伴,尋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這種支持,在補短板、查弱項、破瓶頸上持續發力。”

閃電新聞記者 杜宗浞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