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减产的最大赢家竟然是墨西哥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由沙特主持召开的欧佩克+紧急视频会议结束。沙特多家媒体报道称,与会各国最终达成减产协议,首阶段将于今年五、六月份每日减产原油970万桶。

这是OPEC+机制成立以来达成的最大规模减产协议。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此次减产的最大赢家是中美洲国家墨西哥。

按照原计划,4月9日,沙特与俄罗斯等国举行的OPEC+机制紧急会议上达成的初步减产计划是1000万桶。

但墨西哥不满意自身每日40万桶的减产份额,表示仅愿意每日减产10万桶。墨西哥的反对导致4月9日的会议未达成最终协议。而在次日举行的G20能源部长会议上,墨西哥也没有松口。

最终,墨西哥的减产额度仅为每天10万桶,从而成为此次石油减产中最大赢家。

资料显示,墨西哥是西半球主要产油国之一,已探明原油储量为66亿桶,居全球第18位。但过去十几年来,该国石油产量持续大幅下降, 2004年至2012年,日产量下降了40%。

墨西哥之所以“硬抗”,主要是基于国内经济刺激政策考虑。该国现任总统洛佩斯是于2018年12月刚刚上任。

在上任后,他就对外表示要要提振陷入衰退状态的国有石油工业,计划5年内把墨原油产量提升45%,计划到2025年将原油产量达到每日240万桶,即产能下降前的水平。

不过,墨西哥炼油能力有限,这导致该国尽管是一个产油大国,但还需从美国进口大量成品油。

为此,2018年9月,墨西哥政府公布了全国炼油计划,目的是让墨西哥在2022年实现能源独立。

洛佩斯支持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新建炼油厂,主张提高国内产量和壮大国内油气产业,解决经济增长和就业等问题。

此次减产10万桶后,日均产量约为168.6万桶,离目标相差甚远。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