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學珍稀文獻彙編卷三》簡介 崔虎剛(胡剛)

姬氏武學自姬祖得《嶽武穆王拳譜》終日研習、創拳產生後,清代後來主要以河南洛陽馬公學禮及家鄉傳人、河南魯山接力以買公壯圖、山西祁縣以戴龍邦、戴二閭及其族人戴魁等為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傳播者。後來發現河南襄城縣也是心意重地之一。再後來發現其他地區如山西平遙王正卿家鄉、湖北,河南安陽、河南十里鋪等地也是如此。

河南心意拳馬學禮傳系人才濟濟,買壯圖先生乃晚清一代大師,功高卓著。其《武功正宗》聞之於心意傳人,但只在極少數嫡傳人中傳抄,而且魯山、襄城縣,武漢等地版本,也各有文字區別。至今其打印本上加有“絕密”二字!

民國時期以後,山西祁縣戴魁先生,乃戴氏心意拳承前啟後的大師。如果沒有戴魁先生,恐怕祁縣戴氏心意拳近乎失傳。《心意拳術學》乃戴魁先生與弟子云飛子整理的戴氏心意拳大成之作,但至今未有抄本拳譜與簡體對照的完整公開,網絡文字又有許多錯誤。

洛陽心意拳武林聞名,是後來河南心意拳之根,但學界一直未見其清代或民國時期抄本拳譜文獻的出現。

筆者曾與洛陽心意拳代表人物之一的馬宏憲老師交流詢問相關情況,被告知洛陽心意譜早已失傳,現在只有憑記憶記錄的零星內容……令人遺憾倍至。因此,除《傳統武學珍稀文獻彙編 姬氏武學 卷二》中河南水氏家藏洛陽劉萬儀部分心意拳譜內容外,清代河南府洛陽董佔鰲

《英雄論本》心意拳譜文獻,乃迄今為止首次發現的原抄本文獻!更與姬氏武學傳人湖北監利縣胡家秘傳心意拳譜《英雄錦囊》遙相呼應。

這些珍貴歷史文獻,各有非常價值之處!如買壯圖先生《武功正宗》中記載了牛角川姬拱潛修於求志堂,偶得一書,創出槍拳刀棍等。這些信息與眾不同,卻與筆者發現的《倚山武論》幾個版本的記載吻合。這一吻合不僅相互佐證為真,而且為我們揭開心意早期歷史更多真相打開窗戶。

《心意拳術學》記載了歷史上螳螂拳獨特一支技術的相關內容;其《嶽武穆九要論》的內容,與其他已知的九要論各個版本對照後,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結論,對九要論版本,相互關係,重要差別,用詞,內容出處等系統研究有重要價值。此外,戴氏心意拳的核心內容俱在其中。

清代洛陽無名氏《英雄論本》中用詞,既直接反映出所處地域及時代的歷史信息,又令人耳目一新。種種均顯示出姬氏武學的深奧與無邊。

卷三贈送的光緒三十三年王登雲《精氣神拳書》

封面為 ” “精氣神拳書” “光緒三十三年 佔抄”“王步青、王登雲” “步登、青雲” “裡洪村XX堂” 等。此譜名稱獨一無二,與筆者校注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山西郭錫亨《通背拳》同出文水一處。山西郭氏《通背拳》本中,含有姬氏傳人《十法摘要》只是名稱不同為《拳敵十法摘要》並對姬公有高度評價。這一通背拳傳人傳譜《精氣神拳書》中,卻有《姬氏槍法》《邵令公》《十手藝》等珍貴內容。與郭錫亨《通背拳》聯繫起來看,可知姬氏武學在清代對其他門派的影響,幫助我們瞭解清代武林不同門派之間的交流歷史。此譜的公開,同時又為學界提供了《姬氏槍法》一個重要版本。

今將發現的這些珍貴文獻,彙集成卷,公開分享,以便一起研究檢驗。更期待拋磚引玉之效。


目 錄

主編者簡介

導讀

買壯圖《武功正宗》 (襄城縣版)

凡例

抄本原譜

簡體對照

雲飛子《心意拳術學》

心意拳術學導讀

凡例

抄本原譜

簡體對照

董佔鰲《英雄論本》

凡例

抄本原譜

簡體對照

王登雲《精氣神拳書》

抄本原譜

附錄

《傳統武學珍稀文獻彙編 卷四 太極卷一》預告

1、民國十年楊澄甫編輯《太極拳要義》

2、河南趙堡《太極(心意)秘譜》

3、民國《李教官抗戰太極拳譜》

4、宣統三年關百益太極拳抄本

5、民國三十三年吳孟俠武學抄本(贈送)

等九種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