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知下半生会瘫痪,他决定走遍69座城,用手绘地图惊艳了所有人

这是一位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为了进行康复训练,他走了69座城。

他一次次行走在城市的道路上,只为了训练双腿。

疲惫了坐下休息时,他就从每个角落观察城市。

这成为他枯燥日子里,为数不多的乐趣。

最终,他决定拿起画笔,将他眼中的城市,都变成画。

纸上之城

一个人对一座城,

最深沉的爱是何种模样?

Carl Lavia的回答是:

记得它的每条街道,

每个拐角,每个细节,

然后画下来。


这些年,他走遍了英国的

伯明翰、曼彻斯特,

爱丁堡,邓迪,斯特林……

穿过所有大街小巷,

只为把它们在纸上画出来。


Carl的作品远看恢宏大气,

鸟瞰整个城市,

仿佛一张三维立体地图。


近看细致入微,

每条街道清晰可见,

每栋建筑完美还原。


更让人诧异的是,

即使拿着放大镜观察细节,

里面每个拐角、每座桥,

都没有一个被遗漏。


这种要描绘微小细节的作画方式,对画家的功力要求非常高,手眼更是重中之重。

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些画的作者:Carl,是一个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这种伴随着运动和感知障碍的疾病,对画家是致命的否定。更严重的是,患者有很大概率会瘫痪。



Carl虽然5岁便开始接触素描,

但并非正经学画出身,

他如今的水平更多是靠自学成才。

而他与其说喜欢绘画,

不如说更喜欢城市景观。


20岁时他被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症,

手脚逐渐开始不听使唤。

重新学习走路,

和控制胳膊成为了他的日常。


他一次次行走在城市的道路上,

只为了训练双腿。

疲惫了坐下休息时,

他就从每个角落观察城市。

这成为他枯燥日子里,

为数不多的乐趣。

他开始重新拿起画笔,

画出自己眼中的城市。


后来偶然一次遇到Lorna,

一个同样独自穿梭在城市中的摄影师。

两人的相遇,

就像两头孤独的52Hz鲸,

寻觅到了难得的知己。

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商定出一项庞大的计划:

画完英国69座城市。


从此Lorna接手了Carl不擅长的部分。从对城市的捕捉,到无人机俯视拍摄,再到最后的展览安排,都成为了Lorna的工作。Carl只需要呆在自己的绘画世界。

看着Carl专注的样子,Lorna情不自禁将摄像机对准了他。



这些作品是如此庞大而细致。

每完成一幅少则需要2个月,

多则4个月。


每个城市的道路、桥梁、

纪念碑和标志性建筑,

都完整地出现在画纸上。

得力于Lorna的策划运营,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Carl的故事和作品。

人们惊讶于作品的同时,

更被Carl的毅力所折服。


随之很多地方邀请他参加艺术展,

Carl终于被世人熟知。

当他画完珀斯的城市素描后,

一位名叫班克斯的富翁收藏家,

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他说:一是出于对Carl这种艺术家的敬佩,

二是他喜欢自己的城市。

若干年后,

人们应该知道这座城市曾经的样子,

Carl的素描无疑是最好的作品。


如今Carl和Lorna就像一阵旋风,

逐个征服英国的城市,

一点点实现他们的69座城计划。

每到一座城市,

立刻开始调查历史、拍照、采风,

然后开始打草稿、画画。


一幅画按照最快的速度2个月来计算,他们完成计划也需要138个月,将近11年。而Carl的身体却是一个未知数,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状况。

即使这样,Carl比任何时候都兴奋。对于他来说,这段时间比任何时候都有意义。每天全身心投入在画画的世界,沉迷到忘记了自己有病在身。



外人也很难将精力十足的他,

和病人联系在一起。

聊天讲到城市的风景,

各处他都是顺手拈来。

热闹的赛马场、古老的泰晤士河、

陈旧的火车站、风情各异的树木,

他都娓娓道来。


他的作品虽然没有照片的色彩,

但有着照片无法表达的感情。

这是一个画家眼中的城市,

每个转角都有他自己的理解。

Carl通常都是从市中心或者商业区开始画,

以此为中心向外层层扩展,

把自己亲自看过的景象,

呈现在画中。


如今两人依旧在执行着计划。

Lorna在网上,

直播着她和Carl的步伐,

以及两人在新城市遇到的趣事,

还帮Carl出了自己的画册。

他们未来的路还很长。


就像Lorna曾经说的,

他们就像两个探险者,

进行着一场盛大的艺术冒险。

在这场史诗般的公路旅行中,

他们的燃料是汗水、眼泪以及墨水。

因为无路可退,

只能勇往直前。

这也许就是Carl这种热爱生活的人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