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墓被盜,盜墓賊“有眼無珠”放過24億寶貝,專家大喜:幸虧沒拿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優良傳統文化,特別是在古代的時候,古人是非常孝順的,封建統治者也是以孝治國,古人也是以孝為本,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厚葬文化才慢慢發展起來。先人死去後,後人是要好好安葬的,為了顯示自己的孝順,還要在墓葬裡陪葬一些珍貴的物品,要不然就是不孝。尤其是封建王朝的統治階級,比如說皇帝達官顯貴,或者是那些比較有錢的富豪,身份越是尊貴,家裡越是富裕,所以陪葬的東西就越是珍貴,厚藏文化就這樣慢慢的流行開來。漢朝的喪葬文化是非常出眾的,專家挖掘的一些漢朝古墓中,都出土了大量的珍貴寶貝,而且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漢朝的古墓中都埋葬了很多的寶貝,不下於當時國家的1/3財富,基本上都是出自於皇家貴族,畢竟一些平民百姓是沒有這樣的條件的。

也正是因為漢朝的古墓修建的太過奢華,裡面陪葬的大量的珍貴物品,因此才吸引了盜墓賊的眼光,遭到了盜墓賊的破壞。特別是在古代的時候,盜墓賊的行為還是比較猖狂的,雖然在各個朝代都有一些禁令存在,但是這個行業卻非常的暴力,雖然說成功的概率比較低,但是一旦成功的話,就會獲得大量的財富,一夜報廢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就算是盜墓行業非常危險,但是仍然有大量的人進行前赴後繼的盜墓。不管是墓主人的家族還是現在的考古專家,對於盜墓賊這個前提都是非常痛恨的,穆墓主人自然不會希望自己的墓葬遭到別人的破壞,所以會將墓葬建造得很堅固,同時在墓葬裡也見到一些危險性較強的機關。考古人員對盜墓賊也是非常痛恨的,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讓國家蒙受了很多的文物損失,大量的文物在盜墓過程中遭到損壞,很多文物也因此流失到了海外。

近幾十年來的考古過程中,考古專家也挖掘到了很多的漢代古墓,但是大多數古墓都遭到了各種程度的盜掘,幾乎沒有一座漢墓是保存完整的。有的古墓甚至連續被盜掘過好幾次,比較幸運的古墓也會被盜過一兩次,但是就算是這樣,在一些出土的漢墓中仍然被專家清理出來了,很多的寶貝,都有著較大的考古價值,進一步推動了專家對於漢代歷史的研究,而且很多文物的珍貴程度稀世罕見,都是國寶級別的存在,文物的豪華程度也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今天小編便向大家介紹一座來自西漢時期的墓葬,規模是比較龐大的專家,為了找到他,花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因為一直沒有找到,差一點就選擇了放棄,這座古墓就是位於江蘇徐州的獅子山漢墓,這座墓葬中有著極大的發現,堪稱是被載入史冊的。據說剛開始只是幾個小孩子在附近遊玩,意外的發現了西漢兵馬俑,當時在附近並沒有發現過任何的墓葬,但是通過考古專家的仔細勘測,竟然在當地老鄉家中的一個地窖中,發現了蛛絲馬跡,因此才找到獅子山漢墓的地宮。

這座漢墓曾經也遭受過盜墓賊的光顧,裡面的陪葬品也被拿走了不少,但是大部分仍然保存下來。這座漢代古墓可不普通,是一座帝陵,裡面埋葬的是徐州的第3代楚王劉戊。讓專家十分高興的是,就是在這座古墓裡發現了一件有著24億價值的超級國寶,這件國寶也被盜墓賊動過,但是他們有眼無珠,放過了這件國寶上的玉片,只是抽走了其中的金絲。當專家進入墓室的時候,在地面上發現了大量散落的文物碎片,很多陶器和青銅器都被破壞了,就連墓主人的棺木也被打開了,當時專家的心情是比較忐忑的,畢竟一般墓主人的棺槨中陪葬品都是非常珍貴的存在,但是讓專家激動的是,棺木中的金縷玉衣還是在的,是衣服上的玉片都是散落著的,仔細一看,竟然發現上面的金絲被盜墓賊抽走了,這件金縷玉衣有著4248片玉片,散落在棺材裡,並沒有被帶走,不得不說,盜墓賊也是極其沒有眼光的,有眼無珠的放過了這些值錢的玉片。

但是按理說很多盜墓賊的眼光都是極其好的,難道里面有什麼隱藏的貓膩存在?專家為此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發現盜墓賊雖然膽子大,但是也是有一些忌諱的,尤其是對於古墓中出土的那些死人的古玉,是非常忌憚的,認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影響,所以大多數盜墓賊在盜墓的過程中都喜歡去拿那些金銀器,對於玉器則會忽略掉。要知道這件金縷玉衣是價值24億的超級國寶,上面的玉片都是非常珍貴的存在,不得不說還是要感謝這些盜墓賊的有眼無珠的,要不然這件珍貴的國寶級文物就要不翼而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