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個人感受到被尊重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

海雲海


德國著名學者馬斯洛曾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學說。該學說認為,人一生的需求可以分為以下五個層次: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被尊重需求;5自我實現的需求。可以看出,被別人尊重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高層次的需求,它要比物質、安全感、簡單人際交往重要的多。同時,被別人尊重,也意味著自己已經實現了對物質、安全感和簡單人際交往的需求,而即將去邁向自己最高的需求——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綜上,讓一個人感受到被尊重極為重要。


最深渡


讓一個感受到被尊重有多重要,太重要了。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11歲,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如花般美好。可只有11歲的畢淑敏不敢唱歌,甚至在那以後幾十年一到需要用嗓子時,都心存膽怯。根源卻來自畢淑敏的音樂老師。那一年,老師讓畢淑敏參加“紅五月”歌詠比賽。在這個過程中,卻對畢淑敏說了這樣的話:“畢淑敏,你聽好,你人可以回到隊伍裡,但要記住,從現在開始,你只能幹張嘴,絕不可以發出任何聲音!”隨著年齡的增長,畢淑敏理解了老師,但心中,卻留下了如冒著焦糊青煙的烙紅傷痕,一直無法抹去。這是在《誰是你最重要的人》中畢淑敏記錄的發生在她身上的真實故事。讀罷,不禁提醒自己:既為人師,就必須謹慎小心地面對孩子稚弱的心靈。必須尊重每一個孩子,因為:童年時被烙印下的負面情感,是難以用時間的橡皮輕易擦去的。

對每一個孩子,你尊重他(她),才能激發他(她)的自信和潛能。

對每一個大人,你尊重他(她),才能贏得他(她)的尊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友好、更順暢。

所以,無論對誰,我們都要滿懷尊重。





李白桃紅


尊重是對一個人的人格的肯定,是對一個人的人品的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