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券商巨头合并风暴引A股巨震!官方诡异回复这个套路太深

​昨日下午,A股迎来巨震,午后券商拉起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个消息。中信建投股价直线拉升并触及涨停,中信证券同样大幅拉涨6%。其他券商也跟涨。昨日的消息是这个样子,据知情人士的消息,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两大龙头券商正在考虑进行整合,以打造一家能够更好地与全球投行竞争的公司。中信集团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最近已经开始就如何安排交易展开尽职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证监会和国资委等监管机构听取了汇报。港股中信建投一度大涨11.34%,截至昨日收盘,中信建投涨幅8.88%,中信证券涨4.22%。

针对上面的消息的可行性,即使是真实的,作者也想再次重申和换起老股民的会议,还记得2015年股市要上1万点的英大研究院院长吗,那时南北车合并成中国中车后,股价就再也没有起来过。再者,就两家主要股东分析,中信证券的主要股东是中信集团,中信建投的主要股东是中央汇金,两家证券公司合并的可能性进行研究。两家券商股东背景差异太大,一个是央企,一个是地方国企,整合起来过于繁琐复杂,股东利益难以平衡,且中信证券去年还在减持中信建投股份。

据悉,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两家券商渊源深厚。2010年时,应监管政策要求,中信证券转让股权退出中信建投控股股东位置,自后者2018年上市以来,中信证券不断减持中信建投,降低持股比例。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信证券为中信建投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降至5.01%。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的渊源:

首先要说的是中信建投的前身是华夏证券,华夏证券曾是当年的全国三大证券公司之一。从2002年开始到2004年,券商全行业出现了巨亏,华夏也是其中之一。连年的亏损使得券商进行大洗牌,中信证券开始“趁火打劫”。继2004年收购广发失败后,中信证券又盯上了华夏证券,于是2005年,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联手出资46亿元,吞下困境中的华夏证券。收购后就改名为中信建投。

然后要说的是当时的华夏证券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比中信还高,在收购后的几年里,中信获得了非常丰厚的收益。后来证监会发文对证券公司实行“一参一控”,中信的实际控制人等同于控制了两家券商。所以,中信证券就通过转让股权的方式和中信建投分家了。

现在这两家就变成了竞争对手了。

目前中信建投背后最大的股东为北京国资委。

这个市场没有空穴来风的消息:

之前中信证券在2005年对标的是刚刚进入国内市场的高盛,但是现在中信证券已经失去了核心优势,目前国内的八大投行中,中信证券的位置应该是和国泰君安和华泰和中信证券分庭抗礼。国内最大最难进的券商,也可以说是国内的顶级投行是中金公司。

相信二者合并的证券人士,认为在监管层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大背景下,券商合并是大趋势。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渊源深厚,有一定的合并可能性,这是目前来讲,合并难度巨大。如果二者真的能够合并成功,那他们的优势业务就显现出来了,在股权承销,债券承销,并购重组上更突显龙头大哥地位,而且也有助于在国际投行位置提高我国竞争力。

最后,也许带些作者个人的色彩,个人认为,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不是一个体量级的,单单净资产差距就是中信证券差不多是中信建投的三倍,中信证券的后方是中信集团,建投往上走势建银投资,中信证券的个人职业发展空间更大。中信证券在业界里和A股中也一直被视为老大哥,短期内和中信建投的合并可行性不强。

关于海外疫情新增国家,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土耳其的新增确诊人数还是居于高峰区间,希望他们可以很好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