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是世界的,还是国家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果轻信“资本无国籍”那套话术,国家前途堪忧。


01

跨国公司是当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看上去,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典型表现和产物。一家公司的经营,超出了国界的范围,或者说,摆脱了国界的限制,充分体现了经济力量的自由生长。

市场经济制度的拥护者一般都是跨国公司的支持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认为,跨国公司的成功经营,表明市场制度优于国家制度。在国家制度还受到国界的限制时,跨国公司却已经突破了政治限制,成功实现了全球经营。

而那些对市场经济制度有所保留、有所怀疑的人,则往往对跨国公司持批判态度。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基本上都来自发达国家,他们其实是发达国家控制、剥削甚至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那么,跨国公司到底是超然于国家之上的世界性组织,还是仍然属于其母国的经济组织?换句话说,跨国公司是世界的,还是国家的?或者更进一步问:资本有国籍吗?

那些认为跨国公司事实上已经是世界性组织的人,想找到支持他们观点的例子,并不难。比如雀巢公司,总部在瑞士,也被算作瑞士公司,但他们在瑞士的产量还不到公司总产量的5%。即使把全欧洲算上,收入也不到公司总收入的30%,看来,雀巢已经成为一家为全世界服务的公司了。

再有,微软、IBM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在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设立研究机构。技术研发对这些公司来说属于核心竞争力。把研究机构放到国外,看来这些公司也早已立足全世界了。

可是,如果你真正深入跨国公司的内部,探察种种细节,就会发现。上述印象只是表面印象。真正的事实是,即使是那些规模巨大、业务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实际上也仍然有强烈的国家属性。这种属性之强,远超一般人的印象和感觉。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司”不会出现。

02

首先,虽然跨国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但其高层决策者,基本都来自母国。克莱斯勒公司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一度被德国奔驰公司兼并。对外宣布是两家公司合并,其实大家都知道,是奔驰吞了经营不善的克莱斯勒。

由于奔驰占据主导地,虽然公司内部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但董事会中的德国人远远多于美国人,大致是10-12名德国人对1-2名美国人。后来,公司经营不成功,克莱斯勒公司被转手出售,落到了意大利菲亚特公司手中。公司CEO立刻换成了意大利人——即使菲亚特只占了20%的股份。

看,即使强势如美国人,也无法在来自别国的跨国公司中占据核心高管的位置。

雷诺-日产的董事长卡洛斯·戈恩曾被认为是公司高管国际化的典范。戈恩出生在巴西,父母都是黎巴嫩人。他本人在法国接受高等教育,后来同时成为雷诺和日产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且让陷于亏损的日产扭亏为盈。

看上去,戈恩是日产的救星,已经完全被日本人接受,但后来的事态表明,日本人根本没有接受这个外国人。戈恩能逃出日本,全身而退,是天大的幸运,本来他将身陷囹圄的。

除了核心高管基本都是本国人以外,跨国公司的核心研发基本也都保留在国内。那些在中国、印度开设的研究机构,研发的虽然也是个高端技术,但基本都是高端技术中的低端部分。我们中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研究机构也大致如此。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最高端前沿的研发,是要保留在母国的。

也就是说,所谓跨国公司已经“国际化”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真实的情况是跨国公司仍然带有强烈的国家属性。他们属于哪一国,是非常清楚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03

从纯粹经济的角度看,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应该只关注效率和利润,而不在乎核心高管是哪国人,核心研发放在哪个国家。但现实并非如此。

首先,选择本国人做公司的核心高管,是因为大家体察到,在这些高管个人心中,确实存在一种本土情结,也就是他们自觉对祖国有一种责任感。称之为爱国心也好,道德感也好,自尊心也好,这种责任感虽然不会直接体现在用人合同中,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

因为意识到本国人特有的这种责任感,所以,至关重要的核心高管位置,由本国人占据,公司上上下下都会更放心,本国政府也会因此对公司更加信任和支持。

在公司层面,再大的跨国公司,当初也是在本国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公司也会对国家有一种责任感。事实上,回顾大公司的发展历程,几乎都曾经接受过来自本国政府和社会的某种支持乃至直接资助,比如关税保护和政策支持等等。

对这些往事,公司不见得反复提及,甚至会避而不谈,但在公司和政府之间,确实会因此形成一种默契——公司遇到困难,会指望来自政府的支持;而国家遇到困难,也会要求公司做出奉献乃至牺牲。显然,这种默契不会存在于本国政府和外国公司之间。也就说,“民族企业”不仅仅是个名号,而是有着实际的意义。

除了这些道德和历史原因以外,对跨国公司来说,还有更实际的因素决定了他们要保持国家属性。

能够把业务拓展到全球的跨国公司,肯定都有过人之处,也就是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这既包括技术方面,也包括经营管理方面。

问题在于,越是高端、复杂的技术和管理,对社会环境的依赖越高。法律、制度、行政、国民性、社会传统甚至风俗习惯,哪方面有所欠缺,跨国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那些高端、复杂的技术和管理,可能就无法保持。

这正是跨国公司的“本土情结”的现实原因。他们几乎不可能把本国赋予他们的社会环境原封不动地搬到国外。既然如此,他们只能把高度依赖社会环境的最核心、最高端的部分留在国内,而把次要的、中低端的部分搬到国外。不要以为跨国公司就不需要本国的社会环境。恰恰相反,越是成功发展、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对本国的社会环境越依赖。

跨国公司强烈的国家属性,其实表明了一件事:全球化的发展,其实是以国家和国界为基础的。认为全球化意味着国家的消亡或者无政府主义,是误解。

04

理解了跨国公司仍然有强烈的国家属性,也就理解了“民族企业”的价值和意义,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理解,那就是理解了外资企业的局限性。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吸引外资、接受外国企业投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绝非放任不管,而是始终坚持对外资的种种管理和限制政策。很多人认为,这些政策是开放不彻底的表现,是闭关锁国思维的残余。其实,中国政府的做法才是对外资的正确做法。

外国投资分为“褐地投资”和“绿地投资”。“褐地投资”指外国公司购买现有的公司。“绿地投资”指外国公司建立新的公司或工厂。显然,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绿地投资”。

但1990年代以来,全球各国外来投资的一半以上都是“褐地投资”。2001年前后甚至达到80%。也就是说,外国公司更愿意利用、改造被投资国现有的生产能力,而不是创造新的生产能力。

从跨国公司的“本土情结”角度看,“褐地投资”更符合跨国公司“本土优先”的默认原则。外来的跨国公司会根据他们本国的利益,给被收购的当地企业设立发展上限。现实当中甚至发生过收购后就停止生产的情况——收购只是为了消除当地的竞争对手。

所以,想让外资发挥好作用,国家对外资强有力的治理,至关重要。吸引外资,必须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前提上进行。尤其是急需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更要重视对外来投资的管理,要充分意识到跨国公司的“本土情结”,不要天真地以为他们是所谓“世界企业”。政府应该从国家全局的角度充分评估外来投资,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依赖外人的“好心好意”。

实际上,坚持独立自主,坚持维护国家利益,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

跨国公司不是世界的,是国家的。同样,资本是有国籍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轻信“资本无国籍”那一套话术,放弃治理国家的主动权,相信自发放任能取代国家治理,国家前途堪忧。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作者其他热文:

美国盛世的终结

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的诊断书

没想到,美国也有被“和平演变”的一天

美国的不自信才是中美关系恶化的真正原因

美国为什么如此歇斯底里地打压华为?

从对清华北大"为外国培养人才"的批评谈国家治理

从国旗的演变看中国人国家观念的深化过程

新冠战役是一场刺激了整个西方的新甲午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