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林州石板巖民間文藝】李靜 | 春光靜好,可惜我們已不再年少

春光靜好,可惜我們已不再年少

那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時光終將成為這一生最難得的財富,也將深深的印在心裡,刻入骨子裡!

——題記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機器靈,砍菜刀”,“小河流水嘩啦啦”……

曾經,把這些童謠當作驕傲每天和小夥伴大聲唱出來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

跳皮筋,跳房子,疊羅漢……

曾經,把這些遊戲當成幸福和小夥伴們天天打鬧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是無憂的!

時過境遷,而立之年的我,回家成了奢望,每年回家的次數用一隻手都能數清楚。每每回到老地方,望一望青青的山,走一走羊腸小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著一排排曾經充滿歡樂的老房子,情不自禁陷入滿滿的回憶中,思緒揚揚灑灑,所有美好的樣子歷歷在目……

兒時的快樂很簡單,也很容易滿足,無論玩什麼,怎麼玩,都可以無比的開心!

兒時的小夥伴沒有性別之分,沒有貧富之嫌,更沒有人心隔肚皮的猜疑,一捧石子,一根皮筋,一灘爛泥,甚至一堆廢紙都可以讓我們玩兒的忘乎所以……

“放學後,排隊走,一直走到家門口”發小們一定不陌生這口號,每當這響亮的口號響起,走出校園,小夥伴們就像出了籠的鳥兒一樣,飛奔到河溝,這裡就像家一樣,每天必來!

可以找一塊既平又大的石頭寫作業,可以三五一堆玩兒過家家,也可以四處尋覓自己心儀的小石子兒,然後經過自己的精心打造,成為心愛的玩具。

為了做成一副滿意的石子,常常都會把手砸出血泡,但是很開心,因為不用擔心明天上學沒有玩具玩兒。總是在天暗下來才呼朋喚友急匆匆的往家趕……

村子依山,村旁的山坡也是小夥伴們的樂園。漫山的野花野果,有名的沒名的數都數不清,小夥伴們就會偷偷從家裡拿了用過的方便麵袋子、餅乾袋子到山坡上去摘山葡萄、酸棗……

山坡上雜草叢生,滿路荊棘,但我們從不害怕,一個個勁頭十足,不亦樂乎!

男孩子會從家裡偷一隻筷子做成夾子,滿山竄著捉蠍子;女孩子也不甘落後,雖然有漫山遍野的花,但我們卻顧不上欣賞花朵的美,一個個像“女漢子”一樣搬石頭,掀草毛,穿梭在山坡上,和男孩兒們打成一片……

那時的村裡有承包坡地,一層一層的,後來才知道那叫梯田。星期天,小夥伴們會不約而同的一起來到小坡地玩耍,無論男孩兒女孩兒都會參加到“跳坡地”的比賽中。

大家氣喘吁吁地爬上最高的一層,一聲令下,一擁而上,就像屁股後面有野獸追趕一樣,不管地勢高低,無論男孩兒女孩兒,一個個“撲通撲通”的跳,沒有猶豫,更沒有害怕。

一陣飛跑猛跳後,人人滿臉通紅,滿頭大汗,並歡呼雀躍的大喊要再來一次!

彈溜溜蛋兒,“打板炮”是小夥伴們業餘飯後的常態。不知道用自己攢了多久的零花錢買幾顆彈珠球來玩兒,也可以拿自己的東西和有彈珠的小夥伴交換。

有時候為贏幾顆彈珠都顧不上吃飯,有時候也會因為遊戲規則起爭執,吵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但那時的吵架很單純,可能一頓飯的功夫就和好了,也可能甚至用不了一頓飯……

我們也經常把不用的本子或者書撕下來,疊成方方正正的紙寶來玩兒,這可以說是一門“手藝”了,也是論輸贏的,有時一天能贏厚厚一摞,有時也會血本無歸,但是撕書本紙都不敢讓爸媽知道,生怕捱罵或者檢查本子是不是兩面都用完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無論什麼樣的東西都可以玩兒,並且可以玩兒出花樣,丟沙包、頂拐、纏絞、滾鐵環、老鷹抓小雞等等,當然也會收穫數不清的快樂!那時的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玩耍,自由自在的開心,那是童年該有的樣子……

無比幸福,我生在這個小山村,長在這個小山村,它就是美麗的古村落——車佛溝村,它承載了我童年所有的美好,它陪伴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它是無論我身在何方都要牽掛的地方,它是我心心念念都想歸返的家鄉……

再多華麗的語言都無法詮釋出兒時那種發自肺腑的開心和幸福,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真正體會!

親愛的小夥伴們,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心中是否也會有滿滿當當的回憶?是否也想回家看看?是否也會滿心歡喜的嘴角上揚……

李靜,石板巖鎮車佛溝村人。半生所有,簡單自由;餘生所望,晴天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