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给朱元璋一块地葬父,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是如何报答他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明太祖朱元璋成就一世霸业之前身世凄惨、食不果腹。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上的千古一帝而言,顺应天道,因时而生。

若非乱世,不可成就朱元璋的丰功伟业;若非乱世,不得常人所不能忍的悲惨体验。从乞丐到皇帝,千古江山只此一人。

命运多舛的少年朱元璋

少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家中祖业凋零。外无强亲,内无积蓄。父母仅仅依靠几亩薄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至正三年(1343年),毫州大旱,田地里面颗粒无收,原本就拙荆见肘的日子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

这年的冬天朱元璋一家人迎来了最为艰难的时刻。可是,如果这就是命运的安排的话,那么命运对于朱元璋一家的残酷考验也只是刚刚开始。

次年春,春耕才开始不久,本以为可以凭此寄托来年的希望。然而上天却又无情地给朱元璋一家无情的打击,中原地区爆发了百年来最大的蝗灾,紧接着随着江淮一带水患而来的一场大疫,将中原地区的百姓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仅半个月的时间里面,朱元璋一家五口便去其三,父亲、母亲、大哥相继离世。仅留下年仅15岁的朱元璋和二哥朱兴盛。

家人的相继离世,让这个本已经在崩塌边缘的家庭彻底毁灭。这时候的朱元璋和自己的哥哥成了这个家庭在那乱世中的唯一血脉。

家道中落、元朝的暴政、加上天灾人祸。一切都在无情的拷打着华夏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脊梁。

父母死后,朱元璋在饥贫中依然不免于孝道,生为人子,真能让父母曝尸荒野呢?

为了能后安顿好父母的后事,为了多年后能有一处可以凭吊先人。朱元璋与二哥一同找到了父母在世之时的东家刘德,希望刘德能够施以援手将父母妥善的安葬。

然而刘德却一口拒绝了朱元璋及二哥的请求,刘德说:“尊父在时,余雇尊父每月所用必不敢少,所资钱粮甚巨。然世道艰难,余亦度日维艰,又怎得余力可资安葬汝父。”

刘德不但没有帮组朱元璋埋葬父母,还将朱元璋兄弟二人赶了出来。就在兄弟二人走投无路的时候,同村的刘继祖却在这时候站了出来,对朱元璋施以了援手。

刘继祖有先贤遗风,为人高古正直又善识人。见朱元璋兄弟二人虽然撩到落寞却也不忘为人子嗣的孝道而深受感动,想朱元璋将来定是着乱世之中可留千古名声之人

于是刘继祖当即决定腾出自家的一小块空地,帮助朱元璋兄弟安葬了父母。没有礼乐、没有灵堂,两口薄棺材,便匆匆的奠葬了父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葬礼确是朱元璋铭记一生的莫大恩情。

简单的料理了父母的后事之后,兄弟二人便就此话别各自求生。临别之时,兄弟二人告诫对方,此去千里不知何时得见,唯有两件事不敢忘记。一是彼此的兄弟情,二便是刘继祖对朱家的大恩大德。

话别了兄弟的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做了一名小和尚,当时的灾民多以出家作为一条活命的出路。

之时乱世之中,到处都是灾民,原本普度众生的寺庙也度日如艰。就算是出家人,也一样会在这样的年月里面起了歹心。

来到皇觉寺的朱元璋为求一条生路,每天在寺里面要做这种类繁多的苦活,才能换得一碗剩饭果腹,稍有不慎便换来一顿毒打。

后来,连寺院的和尚也坚持不下去了,纷纷还俗成了难民。当年香火鼎盛的寺院也最终不免门庭落寞的下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乱世里的朱元璋命运就像是雨打的浮萍,又是一片迷茫。

从乞丐到皇帝,三十七年成就帝业

17岁的朱元璋,离开了寺院再一次流离失所沦为灾民。朱元璋一路乞讨,一路感叹所见华夏大地竟没有一处净土。

元朝官兵的暴政让在灾荒年月里面本已经饱受磨难的百姓愈加艰难。到处都是怨声,到处都是冤魂。整个中原唯一能听到的便是哭泣的声音。

官逼民反,绝望中的难民最终化作了反抗的力量。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在毫州起义,无数的灾民响应云集。

一时间一支浩大的起义军便在毫州一带举起了灭元除鞑的旗帜。这时的朱元璋也积极地加入了这支队伍。

很快这只由灾民组成的队伍便在毫州一带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领袖刘福通在毫州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为“龙凤”。

只是谁也没想到,在经历了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日子之后的朱元璋,在见到了反抗的力量之后依然在心中谋划起了自己的雄图霸业。

至正十三年,深感红巾军内部争权夺利相互侵轧的局面,朱元璋决心回乡招募自己的队伍。

回到亳州的朱元璋得遇少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又得到乡亲的积极响应。一支浩大的队伍便拉了起来,这时候的朱元璋打出了自己的旗帜。

在朱元璋的带领之下,这只浩荡的起义军一举拿下了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大破元将缪大亨。朱元璋在投降的元军中挑选了两万个精兵编入自己的队伍,南下徐州。

七年后,朱元璋已经是佣兵十万的一方诸侯。元朝的江山依然是即将倾倒于旦夕之间。在寻得刘伯温的指点之后采取了“高筑墙,广积粮”的策略。

至正二十四年,兵强马壮的朱元璋一举大破陈汉吞并了陈友谅、张士诚的队伍。在南京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洪武二十年。

经过半辈子的征战,朱元璋平定了北方,将蒙古军击退回了关外,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被俘。

朱元璋在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艰辛之后,用半生的戎马换得了华夏大地的再一次安定。当上皇帝之后的朱元璋开创了洪武之治的一朝盛世。

虽然后世对于朱元璋评价争议颇多,但却掩盖不了千古一帝的丰功伟绩。当登上帝位之后的朱元璋,念及当年刘继祖的恩情,敕封刘继祖为义惠候,子子孙孙永享爵禄,一直到明朝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