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墨林:杜月笙身边第一红人,硬抗日军穿骨酷刑,绝不开口妥协

(万墨林)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滩,可谓是风起云涌,龙蛇混杂。

如果上海是一座舞台,其中混迹着三教九流,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着各种各样动魄惊心的传奇故事,那么青帮帮主杜月笙一定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人物,而围绕在杜月笙身边,和他一起书写时代传奇的各色人物堪称群英荟萃。

但在他们之中,为何万墨林能脱颖而出,成为杜月笙身边第一红人呢?这绝非是一个偶然现象。

具有超群记忆力,冠绝上海滩

万墨林能成为杜月笙身边的第一红人,要归功于他一个冠绝上海滩的本事——超群的记忆力

万墨林,上海白相人,是杜月笙的表弟,早年负责给杜月笙管填阿芙蓉,也就是鸦片,后来得到杜月笙的赏识,青云直上成为杜月笙的大管家,为杜月笙管理各种账务,并协助杜月笙打理以贩卖鸦片为主业的三鑫公司的主要业务。

万墨林虽然不通文墨,却能够分毫不差地熟记与杜月笙事业相关的190组电话号码。每当杜月笙需要和业务伙伴沟通的时候,只要招呼万墨林打个电话就可以。

(孟小冬、杜月笙)

万墨林的这项才能对杜月笙的鸦片生意非常重要,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有效解决了保密安全问题。杜月笙相当于将智能的电话号码本随身携带。除了万杜两人,再无第三人有机会窥得杜月笙鸦片生意的秘密,这也避免了留下物证和把柄,给杜月笙的鸦片生意带来麻烦。

正是因为掌握杜月笙生意的重要信息,万墨林成为杜月笙生意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笼络他,杜月笙时刻将他带在身边,更对万墨林委以重任,不仅让他成为自己各类产业的管家,还把他作为自己的副手,悉心培养。

(万墨林、杜月笙)

杜月笙曾经出任国大代表,但他因为不便出席国民大会,就委任万墨林代替他参加,万墨林不识字,在签名时只好拿毛笔在签名簿上打了三个叉,这在当时被引为笑谈。

杜月笙明知道国民大会开幕时,出席代表需要在签名簿上签字,而万墨林一字不识,很可能出丑,却依旧选择让万墨林替代他出席会议,

这足见他对万墨林的信任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替代的地步,因此,万墨林是杜月笙身边的第一红人,就成了上海滩的不刊之论。

万墨林与杜月笙的年少情谊

对于杜月笙这种刀口舔血的上海大佬来说,才能其实并不是唯一的用人标准,忠心才是,而万墨林就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出色。

(杜月笙)

杜月笙四岁就成了孤儿,为了讨生活早早就进入了社会。发迹前,他曾在上海十六铺卖过水果,终日漂泊无依,三餐不继。

当时杜月笙得了重病,奄奄一息之际,是当时在铁匠铺做学徒的万墨林搭救了他。万墨林的母亲可怜杜月笙孤苦伶仃,不仅四处借钱给他治病,还耐心地照顾他,直到他身体痊愈。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深知这一道理的杜月笙,在这件事情之后十分感激信任万墨林,因此发迹后,把他当做自己人培养。

(青帮剧照)

战争爆发后,杜月笙远走香港,留下万墨林看管产业。这其实是杜月笙为了转移敌人视线的计策,杜月笙私下里让万墨林主导大局,利用青帮势力,配合军统在上海开展活动。

万墨林果然不负众望,不仅和军统配合默契,一起策划了很多重要的活动,而且他始终小心谨慎,对杜月笙的命令言听计从。他把杜月笙的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兼任杜公馆大管家时,悉心照顾杜月笙的妻子和孩子,得到了杜公馆上下的交口称赞。

杜月笙的妻子沈月英认为他老实本分,是个可用之人,在杜月笙面前多番为他美言。这让杜月笙认识到了万墨林的才能和忠心,此后对他加倚重。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誓死保守秘密

如果凭借和杜月笙的少年情谊,使万墨林获得了走入权力中心的入场券;超群的记忆力和管理才能,帮助他在鱼龙混杂的青帮里站稳了脚跟;但真正让万墨林成为杜月笙心腹肱骨的主要原因,则是万墨林忠肝义胆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上海被占领时期,租界一片哀嚎遍野。杜月笙负责情报传递和秘密通讯,这些讯息由万墨林代为传达,再经由电台传令给上海的工作者。

(杜月笙)

除了递送情报之外,万墨林还参与了许多地下活动,为民族独立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同时,万墨林引起了敌人的注意,令他们十分愤怒,处心积虑地想要除掉他。

万宝林知道其中的利害,因此躲在法租界的杜公馆避免外出,但是敌人派来李世群,收买了情报人员朱文龙,并让朱文龙给万墨林打电话,谎称得到了新情报。万墨林权衡之下毅然决定和他见面,但当他到达约定地点,等待他的却是早已埋伏多时的敌方。

(战争时期的相关照片)

杜月笙得知万墨林被捕心后急如焚,

他知道敌人手段狠辣,一旦万墨林经不住酷刑,吐露了秘密,那么很有可能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杜月笙一方面改变一切联络方式,积极营救万墨林,另一方面,他也做好应对万墨林叛变的准备,他打算秘密派遣杀手,在万墨林叛变之后将他杀死。

(青帮头目照片)

但万墨林深知为了民族大义,他绝不能对敌人屈膝投降。尽管敌人对万墨林使出了许多酷刑,将他折磨得"穿骨流注",但直到杜月笙打通门路救出万墨林,他也不曾吐露半点有用的消息。

(万墨林)

杜月笙其人虽然出身贫寒,以鸦片生意起家,是上海最大流氓帮派的头目,但他极为讲究江湖义气,坚守民族大义。

而万墨林这样忠肝义胆,宁死不屈的气节打动了杜月笙,经此一役让他开始发自内心的尊重万墨林,不再仅仅把他当做自己的一个手下,而是拥有共同的信念,可以托付性命的手足兄弟。

凡此种种原因,万墨林才能在青帮的一众能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杜月笙身边的第一红人,备受杜月笙的信任和重视,这不单单是凭借他超群的记忆力,也与他自身的卓越品质密不可分。

后来青帮被清算,树倒猢狲散,许多帮众下场凄惨。杜月笙举家搬迁香港和台湾,独独将万墨林一直带在身边,足见他对万墨林的情谊之深。

(杜月笙)

万墨林在晚年时,将自己的经历口述,命名为《上海往事》发表出来,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是因为万墨林虽然身为流氓帮派的一员,不通文墨,却凭借超群的记忆力、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成为了杜月笙身边,位高权重的第一红人,与杜月笙一起,为推动民族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后人敬仰,而万墨林的传奇故事,也值得被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