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歙縣,高考72小時,這些事,這些人,都會讓我們永生難忘

黃山市歙縣第二中學

這是2020年中國最特殊的一批考生。他們的高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延遲了一個月,又因為強降水造成的交通受阻延遲了一天。

7月9日下午5時,安徽黃山市歙縣二中門口,有考生陸續走出校門,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性格活躍的學生走過警戒線拉起的通道,主動和執勤的警察與武警戰士擊掌。

校門外等候的家長神情平靜。

一群學生走上了大巴,又返身下車,面對校門站成整齊的隊伍,對著校門口的工作人員深深鞠躬,“你們辛苦了!”

學生們向值勤武警官兵舉鞠躬致謝

“向左向右轉,敬禮!”擔任三天高考安保任務的武警戰士轉身向學生們行上莊嚴的軍禮。

穿著旗袍等候兒子的汪秀芳大姐當時眼淚就下來了,她的兒子就在鞠躬的行列中。“經歷了這麼多,孩子好像一夜間長大了,懂得感恩了。”



在那剛過去的72小時裡,發生的那些事,卻讓每一個親歷者無法忘記,也讓我們讀者再讀這些文字的時候,忍不住內心感動!

無法抵達的考場

人物1——歙縣二中的校長潘劍鋒

7月7日,高考第一天,早上5點,潘劍鋒就起床了,他是安徽省歙縣二中的校長,歙縣二中是今年高考的文科考場。

出門時,下著暴雨,潘劍鋒不會開車,電瓶車也不能騎,就撐著雨傘步行去學校。

走到萬年橋,橋兩邊已經有一米多深的積水,過不去。他試著從濱江路走,積水更重。他只得返回萬年橋邊。用手機吩咐分管校長做好迎考工作,接著向教育局彙報了道路積水情況,請求援助。

橋邊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考生和送考家長,看著洶湧的河水和漏了一樣的天空,每個人都神情焦灼。

洪水圍困的歙縣城

潘劍鋒亮出了自己的身份,開始勸慰考生不要著急,先考慮安全,再想辦法完成高考。

按照規定,9點開始考試。8點半,依然困在橋邊的潘劍鋒預感到考試要延遲,他的手機響個不停。通過電話,他得知學校正在統計散落在縣城卻無法抵達考場的考生。

9點半,潘劍鋒得知有森林警察正在用皮划艇送考生到考場,他再次發出了求助信息。

10點,在橋邊維持秩序的一名街道幹部接到通知:上午的語文考試取消。

潘劍鋒全身已經溼透,他決定回家換身衣服再想辦法趕到學校。

小船運送考生

人物2——監考老師李夢芸

1991年出生的李夢芸是第一次參加高考監考,因為激動,前一天晚上失眠了。本來定了7點的鬧鐘,“6點就醒了。剛醒就接到電話確認能否到崗。”

李夢芸就住在歙縣二中校內,洗漱完畢,她趕到考務處。“7點半,看到兩個老師蹚著水進來,褲子全是溼的,還有的老師帶著換的乾衣服來的。”李夢芸跑回宿舍,拿來吹風機給老師吹乾衣服。

有老師陸續到來,“大家不太說話,都皺著眉頭看越來越大的雨。”那時,第一次擔任監考老師的李夢芸還不知道這個等待有多麼漫長。


蹚水來校的監考老師

人物3——考生及家長方怡然和奶奶

方怡然和奶奶租住在離學校只有5分鐘路程的新洲路。她的父母在屯溪上班,從初中開始,就是奶奶照顧她的生活。

7日5點,方怡然收拾好考試用具,透過窗戶,發現暴雨已經把樓下的廣場變成了白茫茫的湖面,“一個叔叔當時站在樓下,水漫到他的腰部”。79歲的奶奶從沒經歷過這樣的情況,眼看著孫女去不了近在咫尺的考場,急得直抹眼淚。

方怡然給班主任打了電話,並按班主任說的撥打110求救。110要她耐心等待,類似求助的電話太多。

7點50,方怡然透過二樓的窗戶看過去,原先只淹了一半的轎車已經沒頂。她心裡有些著急。如果在往日,這個藝考生會覺得大雨和大水都很美,此刻,她只是覺得恐慌。

8點20,救援的皮划艇到了樓下。租住在同一棟樓的兩名阿姨主動過來拉著方怡然的胳膊把她送到窗戶外,一位“見過面,卻從來沒講過話”的家長叔叔站在樓下的圍牆上託著她的腳,慢慢把她接到圍牆上。

“很害怕,我不敢看下面,都是水,一樓全部淹了。”救援的過程中,方怡然覺得胳膊碰了一下窗戶,第二天才發現,胳膊上青了一塊。

牽著那位叔叔的手,方怡然踩著窄窄的圍牆挪到了皮划艇上。

中途,皮划艇又援救了附近兩個女生。“那個時候我已經不怕了,還幫警察叔叔撐著傘。”

9點08分,皮划艇劃到了校門口,“一位叔叔抱著我,趟過積水,把我送到校園裡。”平時5分鐘的路,高考這一天,方怡然走了4個小時。

“你終於來了。”方怡然的同學在教學樓一樓走廊上等著她,看到她來,一起把她抱住。方怡然此時才哭出聲來。

歙縣學校一景

歙縣是皖南山區的縣城,這個水路密佈的縣城內,分佈著揚之河、富資河、豐樂河等多條河流,它們縣城匯聚,再以練江的名字流入新安江。

7月7日,原本是2020年高考的第一天,一場大雨突襲了歙縣,河水在一夜之間衝上河堤,向縣城的街道湧去。受50年一遇洪澇災害影響,通往歙縣中學和歙縣二中兩個考場的道路全部漫水,車輛行人無法通行。截至7日上午10點,全縣2182名考生,只有500多名趕到考場。

經研究並報教育部同意,歙縣7月7日的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至7月9日舉行。

剷車來了

人物4-5——監考老師方淑雲、校長吳淑豔

1991年出生的新安小學音樂老師方淑雲今年已經是第五次參加高考監考。她的監考點也在歙縣二中。

7月7日6點起床,方淑雲發現微信群裡已經有人提醒路面積水並提供了可以通行的線路。

方淑雲的老公開車送她去歙縣二中,接連試了兩條路線,都無功而返。

這個時候,她接到校長吳淑豔的電話,“35名監考老師到新安小學集合。”

步行到校,吳淑豔已經給每個老師準備了早點,再三叮囑涉水去歙縣二中“一定要手挽手,千萬別被水流沖走。”

方淑雲和同事走到紫霞橋,發現橋已經被淹在水下,只能看得見欄杆,“像兩條平行線”。

8點40,皮划艇來了。教師們分三批乘皮划艇過橋。“我是第三批,皮划艇行到橋中間,水流太大,搖晃起來,差點撞到欄杆上。”方淑雲和同事不得不從皮划艇上下來,扶著欄杆,蹚著齊腰深的水慢慢向前挪。

“新安小學35名監考老師中,23名是女老師,那天還有老師趕上例假,從橋上過的時候,真的害怕。”回憶起那天路上的“驚魂時刻”,方淑雲又一次紅了眼圈。

過了紫霞橋,前面的水更大,他們進退不得。


剷車運送老師和試卷

正好一輛剷車運送行人過來,“我們和剷車駕駛員也不認識,甚至沒有交流,他就讓我們上車。”

方淑雲和同事跨進剷車的車斗,車斗高高揚起,乘風破浪駛向歙縣二中。

“到學校是10點20,還有其他同事繞小路也趕到學校。”方淑雲說,“剛好接到吳校長電話,讓我們35個人一定拍張合影,記住這本來只要10分鐘卻走了3個小時的路程。”

後來,吳淑豔把這張合影發到朋友圈,配文是“肆虐的暴雨,勇敢的老師”。


為孩子們助的的監考老師

人物6——黃山山越應急救援隊歙縣分隊長鬍國平

7月7日凌晨3點多,胡國平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是縣裡應急救援隊打來的電話。那天夜裡,歙縣下起暴雨,洪水上路,在漁梁壩有四戶人家被困,情況危急。

胡國平是黃山市山越應急救援隊歙縣分隊的隊長。他趕緊召集了5名隊員前往事發地,把被困人員救援出來。緊接著第二個求助電話就來了,在歙縣二中附近,一位居民被困在了樹上。

趕到現場,胡國平發現不少監考老師和考生要到達二中,就必須經過紫霞路。這條路緊靠著一條河流,水深也已經超過一米五。

胡國平和隊員們開始護送考生和監考老師,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既要保證師生們的安全,也要準時把他們一個個送達考場。

紫霞路距離二中有1.2公里,為了安全起見,他們每次運送不超過8人。當天早晨,胡國平運送的師生加起來就有60多人,整個救援隊總共護送了有200多名師生。

衝鋒舟運送

就在一個月前,胡國平剛做完肩胛骨的手術,肩膀上還有鋼釘,可當時的情況他已經忘記了疼痛。“那個時候哪顧得上疼,事後才覺得疼。”胡國平說。

9點,胡國平接到任務:護送高考試卷到歙縣二中。“當時考卷被密封在四個大箱子裡,船上坐著一名警察和教育局的工作人員。”

“因為水比較深,很多車被衝到水裡,行駛的過程中也會蹭到。”胡國平說,有時也會撞到樹枝等雜物,這時就需要掌握好速度和方向,“衝鋒舟前進受阻時,我就會讓隊員下船推著走,路上的積水深到漫過胸部。”

船離歙縣二中還有幾百米時,水淺,船無法行進。

剷車來了。

車斗裡,工作人員和試卷箱也高高揚起,安全送達歙縣二中校門口。早已等待在這裡工作人員扛著試卷箱送到考務保密點。

“不打延期報告,我就是千古罪人”

人物7——歙縣教育局局長汪天平

7月7日,歙縣遭遇了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洪水上路、嚴重積水,經研究並報教育部,歙縣考區原定於當天的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到9日舉行,啟用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數學(文、理)科目副題進行考試。副題的命制標準與正題一致。

“7號凌晨3點鐘雨勢就大起來了,我蹚著半身高的水去縣防汛抗旱指揮部開會,半個多小時後出來,來的路就不通了,我心想這下糟了!”8日晚,在歙縣教育局四樓辦公室,教育局長汪天平向記者講述當時的情景。彼時,他並不知道,歙縣將迎來一場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


歙縣場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

雨一直下,7號上午9點整,2020年全國高考大幕正式拉開,可截止首場語文開考時間,在歙縣考區歙縣中學、歙縣二中2個高考考點,全縣2000餘名考生,大部分未能進入考點。

“我們以半小時為一個間隔,向上級部門接續申請推遲開考時間,但凡有一線的可能,就絕不讓考試時間延期。”汪天平告訴記者。

就這樣,歙縣考區語文開考時間從九點推遲到九點半,又從九點半推遲到十點……可洪水水位沒有降——當天0時至13時,歙縣累計降水110.3毫米,達到大暴雨量級。

從考點附近群眾拍攝的視頻、圖片中,記者看到,有的監考人員蹚水進入學校,有的考生坐在挖掘機的剷鬥裡,有的是用皮划艇、衝鋒舟載來的……教育局辦公室裡,急促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更多考生被洪水困在縣城各處,焦急等待。

“這個決定做的很艱難,但參考師生的生命安全大於天。不打延期報告,我就是千古罪人!” 經歙縣縣委縣政府批准,汪天平向上級主管部門發出了歙縣考區延期開考申請,從事教育工作30年,這一刻 ,他終身難忘。

晚自習

人物8——歙縣二中高三七班班主任方磊和他的學生

7月8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二中考點積水退去。

7月7日中午,方怡然和同學得到高考延遲的通知後,平靜地在食堂吃了午飯,又趴在課桌上午休了一會,然後開始上自習。“我們都知道,肯定會啟用備用卷,既然已經這樣了,急也沒有用,還不如趁機會再看看書。”

歙縣二中高三七班班主任方磊家住的小區被淹,他和擔任監考老師的妻子都無法出門。

下午,大水稍微退去一點,方磊繞著路趕到學校,直奔教室。

路上,他就在考慮如何安撫學生們的情緒。

先是和學生簡單聊了幾句,方磊站在講臺上,給學生背誦《史記•報任安書》中的幾句話,“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你們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挫折,這是無法改變的現實。勇敢的人一定會直面現實,把對洪災的關注轉移到即將到來的高考中來。”歷史老師方磊說,“歷史已經多次證明,曲折不能改變前進的方向,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就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

方磊讓每個學生在小紙條上寫下一句話,可以寫以後的理想,也可以寫在高考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然後,方磊把所有的紙條貼在黑板上,一一讀給大家聽。

教室外雨聲嘈雜,教室內一片寂靜。只有紙條在風中微微顫動。

有任課老師也陸續走進教室,坐在學生邊上開始輔導。

潘劍鋒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巡視過來,拍拍學生的腦袋,和情緒低落的學生開著玩笑。“歙縣的高考延遲,是為了確保師生的安全,這是人民至上理念的體現。你們放心,有這種理念,後面的高考和延遲考試,我們都能順利過關。”

7月7日晚上,全國其他地方的考生已經度過高考第一天,歙縣二中的教室裡燈火通明,該校600多名考生中,有一半走進教室,安靜地上著晚自習。

歙縣是徽文化的發源地,有“程朱闕里”之稱,歷史上狀元輩出,“十戶之村,不廢誦讀”。“歙縣人的文化基因裡有著濃厚的尊師重教風俗,什麼困難都阻擋不了歙縣人對讀書的渴求。”有著30年教齡的潘劍鋒說。

浮橋通了

人物8——歙縣人武部副部長徐國友及40多名民兵

7月8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二中考點,武警官兵雨中護送考生。

7月7日的首日高考延遲了。

第二天的高考如何確保考生和老師準時到達考場?

7日下午5點,歙縣應急指揮部做出決定:在兩個考點水阻路段設置4個車輛接駁點,運送師生;如果8日繼續下雨,兩個考點全部免費提供午餐和休息點,如有考生晚上不會回家,一律免費安排附近賓館入住;把地勢較高新安小學作為備用考點,連夜佈置。

歙縣軍分區提出:在通往兩個考點的水深路段,連夜架設浮橋。

任務落在了歙縣人武部頭上。

7月7日晚8點,歙縣人武部副部長徐國友帶著40多名民兵進入指定地點搭設浮橋。裝載著浮橋組件的大卡車駛來,背鬥中滿滿當當地摞著藍色的浮筒,民兵們幾人一組,將浮筒擺在地上連成片,再在連接處用力釘入插銷來固定。一個小時後,寬2米、長約125米的通往歙縣中學的徽州路應急交通浮橋搭設完畢。



10點,寬2米,長約300米,通往歙縣二中的城許大道應急交通浮橋開始架設。

由於停電,此時的城許路一片漆黑,幾位消防官兵架設起一臺大功率照明燈。

7月7日這天,徐國友和戰友們承擔了轉移群眾和護送考生的雙重任務。“我的任務部有兩艘衝鋒舟,兩艘皮划艇。”每艘船隻配備兩名經過培訓的操作手,以及兩名輔助人員,最多可承載8人。徐國友估算,民兵們半天內大約接送了三十四位考生。

徐國友介紹,除了駕駛船隻的人員外,其餘民兵全部分配在浮橋附近。“我們今晚就在大廳裡打地鋪過夜。”徐國友指著不遠處一間房屋說,“浮橋這麼長,今晚還不知道得幹到幾點呢。”

8日凌晨2點,第二座浮橋搭設完畢。

如今,道路積水退去,兩座藍色的浮橋靜靜地“臥”在道路中間,“作為應急保障的浮橋雖然沒有實際投入使用,但我們該做的工作都提前做了。”徐國友說。

人物9——陪讀的家長群體

“這幾天,這些事,這群人,我和孩子記一輩子!”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二中考點,考生有序進入考場。

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夜,直到天亮,才泛了晴。

9號早上七點,在安徽歙縣中學附近陪讀的家長章先生看了看窗外,趕緊為女兒準備好考試用品出了門,他要步行陪孩子趕往學校集中乘車點。“其實自家開車到考點也就十多分鐘,但坐校車更穩妥”。

今天,與他孩子一道,有2182名歙縣學子高考收官。“苦了十幾年,就拼這兩天,孩子的事耽誤不得。”

9日上午8時15分,記者來到安徽歙縣第二中學高考考點,在這裡,有900多名文科考生參加考試。考生主要乘坐學校組織車輛抵達考點,經過測溫、安檢後有序進入。洪水退去,考點周邊路面還是溼漉漉的,但現場交通秩序井然。

考點兩側的路面上,有十餘輛卸空考生的大巴車整齊停放;距離開考還有四十多分鐘,考點的對面已有大批陪考家長翹首以待。

“今天的陪考家長還要比昨天少一些。”洪根娣的女兒是歙縣潭渡中學的文科生,高考期間,在蘇州打工的洪女士專程請假陪考。

“不下雨,家長總要放心些。另外,剛發了洪水,大家還要生產自救。”洪根娣告訴記者,7號早上6點半,雨很大,她送女兒出家門摔了一跤,回家換了身衣服的時間就被洪水困在屋內。

“是警察把我從屋裡救出來的,當時院子裡到處都是被洪水衝出來的電冰箱、洗衣機。”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9日中午十二點,洪水對歙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就達到32億元。

家裡的損失,洪根娣管不了,也顧不上,她和女兒被警察安置在距離高考考點十幾分鍾車程的賓館裡。

“賓館住宿費是政府出的,住在這裡就踏實了。”洪根娣告訴記者,“自己小學沒畢業,如今在外打工受累,就是為了讓女兒不再吃沒文化的虧。”

與陪考的洪女士一樣,趕到考點外的汪女士只想隔著柵欄遠遠看孩子一眼。汪女士的女兒就讀於一傢俬立高中,學校實施全封閉管理,平時很少回家。

“我孩子英語底子差,昨天(8號)出考場的時候遠遠看見笑得挺歡,還和周圍的同學聊了兩句。看來一場大水,心態沒崩!”

汪女士告訴記者,昨天下午考試前又下起了大雨,為了讓考生不淋雨,武警黃山支隊的官兵用雨傘連起一道“愛心走廊”,從大巴下車點直通校門口。考生們依次在傘下穿行進入考點,有的孩子當場就哭了……


戰士們為學生打傘

“這幾天,這些事,這群人,我和孩子記一輩子!”

人物10——執勤的武警官兵

如此大規模的高考延期補考,在安徽尚屬首次;在全國,只有幾次;在歙縣,這是“天大的事”。

“我們所做的,就是要確保每個考生能安全有序進入考場,公平享有參加2020年國家高考的機會。”汪天平說。

2020年度歙縣考區累計報考2207人,其中文科909名、理科1298名。實際參考考生2182名,25人因自身原因於7月6日前提出棄考申請,無一人因災缺考。

今年5月,由於雨天路滑,歙縣中學高三學生小方在上學途中,不慎跌壞了左腳。小方身高體胖,體重足足有100多公斤,高考期間怎麼進場考試成了一個大難題。“孩子太重了,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小方的父親憂心忡忡。

在考點門口,執勤的武警官兵發現了這個情況,立刻組織了5名士兵將小方背進了考場,在考試結束後又將他背出。在兩天的考試中,小方沒有因為腿腳受傷而影響到高考。

“為了表示謝意,小方所在班級的學生代替他本人,用鞠躬的方式向武警官兵致謝。”歙縣中學老師江學勤介紹說。小方的家人還製作了一面錦旗,寫著“人民子弟兵,為民排憂解難”,送給了武警官兵。

9日下午五時整,隨著數學科目考試結束鈴響起,歙縣二中的高考學子魚貫而出。連日大雨後,迎接他們的是的一縷燦爛陽光。對著在考點外圍值守的武警戰士,如釋重負的年輕學子深深鞠下了一躬,一句“你們辛苦了”飽含了對武警戰士在這場特殊高考裡默默奉獻的感激與謝意!

“終於搞定了!”章先生興奮地在人群裡尋找女兒的身影——為了女兒陪讀,6年前,在北京打拼了20年的章先生辭掉了高薪工作,返回歙縣老家。

“只要發揮正常,我相信女兒肯定能考上一本,就像那天被大水困在趕考路上,我堅信國家一定有辦法解決!”


學生小方的家長送錦旗感謝子弟兵

【潘劍鋒結語】

7月9日下午5點,潘劍鋒站在歙縣二中的院子裡,看到有學生走出考場,他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發朋友圈時,他寫道:

“7月9日下午,具有歷史價值的歙縣高考圓滿結束了。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感謝社會各界的理解,感謝考生家長的支持,感謝高考學子的堅持,感謝自己的主動參與。”

人物11——所有關心支持歙縣高考的人們!

很多網友評論今年歙縣高考,留下了感人的話語:


網友留言

(信息來源光明 日報,黃山日報,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