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你的孩子剛出生就無以為家

文 | 貳人餘

ID | er-ren-yu

(▲7月29日寧波奉化發現棄嬰的垃圾桶)

2019年7月29日,寧波奉化,還未剪斷臍帶的嬰兒被兩名男子裝入蛇皮口袋,於當日凌晨4點左右扔進了垃圾桶。

1

打開任意一款搜索框,輸入“棄嬰、撿養”等關鍵詞,你會很習以為常地,發現這早已是一種社會現象。

孩子問媽媽:我從哪裡來?

媽媽笑答:你是我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很顯然,這是一個謊言。在這善意的謊言背後,不難折射出整個社會棄嬰現象之普遍以及對此現象認識的不足。 有時候,只因一種現象太過普遍而又“根深蒂固”的緣故,往往導致人們的神經變得麻木。

在下水道、馬路邊、垃圾桶、荒郊草叢……人們目睹了太多的棄嬰,施以道德譴責的同時,卻極少看到那隻丟棄嬰兒的黑手。 棄嬰者,從來是神龍見尾不見首。

2

前不久有部電影火遍了全球,電影名叫《何以為家》。

這部電影的中國版海報上有一句宣傳語非常引人注目: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贊恩

12歲的贊恩並非棄嬰,而是一名正在獄中服刑的少年犯。他將親生父母告上了法庭,併發出叩擊靈魂的陳述,他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是的,贊恩並非棄嬰!卻無疑給了我們另外一個視角。那就是倘若嬰兒也會說話,他們應該怎麼控訴自己的父母?

一言不合,就把他們生了下來;再一言不合,就把他們扔進下水道。 這哪裡是拋棄?這是殺人,這是犯罪。

圖為《何以為家》劇照那些棄嬰從來沒有選擇的權利,難道為人父母的就有?

棄嬰被丟的那一刻,如能開口說話,大概會這樣的歇斯底里:與其將我丟棄,何不讓我腹死胎中。

3

“打個響指”就生育,是毫不負責的生育!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每年棄嬰數量達到了10萬

其中,有將近20000棄嬰,被外國人領養。

被領養的棄嬰中,大多是女孩,亦或有先天性缺陷。 誠然,被領養的嬰兒是幸運的,無論貧富貴賤,至少他們從無家變成了有家。就在幾天前,在韓國光州游泳世錦賽女子100米蝶泳決賽中,19歲的加拿大女選手瑪吉·麥克尼爾以55.83秒的成績奪冠,順便還刷新了世界紀錄。

▲19歲的瑪吉·麥克尼爾站上了領獎臺(左2)

外文名字,東方面孔,人們大多被她的外文名字給迷惑。事實上,她是在2001年被一對加拿大夫妻領養的中國棄嬰。

是的,這名被拋棄的中國女嬰,如今成為了世界冠軍。 ▲瑪吉·麥克尼爾奪冠視頻,視頻時長3粉5秒無獨有偶,早在2017年第47屆體操世錦賽女子個人全能決賽上,就曾有一名來自中國的棄嬰勇奪桂冠,她的名字叫摩根·赫德。

(▲摩根·赫德)

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這位來自中國廣西的16歲“棄嬰”小將,極有可能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成為中國體操隊的勁敵。

如是果真如此,這是否便是對親生父母的有力回擊?

加拿大國家花樣游泳隊的黃皮膚姑娘名叫瑪麗婁(Marie-Lou)、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高校冰球球星李霞、15歲時以殘疾身軀成為美國劍橋林奇拉丁高中校隊主力的本·皮姆洛特(Ben Pimlott)……

▲只有一隻手臂的本·皮姆洛特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枚舉。以他們為代表的“棄嬰崛起”,正向世界吶喊:縱有千般道理,也不應是你們丟棄的理由。

4

棄嬰違法且飽受輿論譴責,然而遺憾的是,我國《刑法》中目前並沒有“棄嬰罪”。

棄嬰行為只能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遺棄罪進行處罰:

我國《刑法》第261條的規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行為,構成遺棄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此,小編只能呼籲:別把婚姻當玩笑,別拿生育當兒戲。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做負責任的父母,那麼,至少我們可以選擇不做父母。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配稱父母。

但如果你已經準備好做父母了,那請記住:別讓你的孩子剛出生,就面臨“何以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