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境外输入病例有何特点?下一步如何救治?解答来了

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通报,4月11日0一24时,绥芬河口岸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1例(均为中国籍),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为中国籍),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中国籍)。

境外输入病例持续上升,目前对于绥芬河医疗救治的进展如何?这些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有什么共同特点?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医治?近日,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了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疫情防控工作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于凯江。

目前从绥芬河入境的境外输入病例有什么特点?

于凯江: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很大,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飞行时间长达9个小时,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绥芬河口岸坐公共汽车也得8—9个小时。如此长时间的旅行,患者十分疲劳,容易加重病情,就地治疗可能会更好。总体来说,患者年龄普遍不高,在30到40岁之间,重患比例约2%,危重比例约1%。

现有绥芬河口岸入境无症状感染者121例,如何正确认识无症状感染者?

于凯江:无症状感染者,从疾病传播来讲,危险性要大于有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整个接触病毒之后的14天潜伏期内,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我们能查到的体征;二是在整个新冠肺炎潜伏期,可能某一天转变成有症状。

是否存在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没有被发现,流入外界的可能?

于凯江:目前的政策,加上严管的措施,应该说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性。因为所有的输入病例,都要做核酸检测、化验检查、CT检查,并进行完全隔离,不可能失控。

下一步的医疗救治方案是什么?长途转运患者是否存在风险?

于凯江:绥芬河只收无症状感染者,其余确诊病例都要转到牡丹江相应的定点医院。

我们经过认真准备,尽量把所有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第一,黑龙江省有8台负压转运车来负责转运这些病人,负压发生传播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第二,转运前对病人进行评估,转运过程中有专职的医生和护士对他们进行照护。

中国疾控中心驰援绥芬河

搭建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12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派出15名专家组成的实验室检测队,奔赴绥芬河市援助当地开展防控工作。这支队伍到达后,中国疾控中心将有督导、流调、消杀、实验室检测22名专家在绥芬河市参与疫情处置。

检测队到达后,将在几小时内搭建起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迅速、独立开展实验活动。届时,绥芬河疾控中心日检测能力有望增加1000份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