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正是柑橘成熟时间,了解这5个问题让柑橘上色增甜

笔者喜欢经常看一些关于农村种植、养殖的文章,昨天看了一篇农业助手写的关于柑橘如何更好上色增甜的帖子,看完满满收货。于是乎把它收藏了起来,今一想,现在不就是柑橘成熟上市的时间么!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到各位柑橘种植的果农有个好的收成。

具体如下:

第一、柑橘果实在不同时间段果皮有着不相同的色泽。幼果时期因果皮叶绿素含量多,类胡萝卜素颜色被掩盖,所以果皮呈绿色。到成熟期,随着叶绿素的分解合成降低类胡萝卜素合成增加,绿色逐渐消褪果皮显现出橙黄、橙红的颜色。

第二、糖分、内源激素、矿质元素、光照、温度、水分、采收时间都会影响柑橘色泽。1.在柑橘的果皮中有充足的糖分有利于叶绿体向有色体转化,加快转色过程;2.内源激素乙烯可以促进花色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可以延迟果实的叶绿素消失和抑制其他色素的累积;3.矿质元素可以影响果皮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代谢,促进或阻碍转色过程。氮素水平过高会刺激生长素的生成延缓叶绿素分解刺激果皮二次生长;钾可促进果实糖分累积帮助上色。可以对叶面喷施硼、锌、钾、磷等肥料有助于改善果实色泽。4.适度的光照可以促进柑橘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对隐黄质(叶黄素类脂溶性色素)的累积有促进作用;5.适度的低温条件有利于果皮叶绿素分解;6.适度的水分胁迫可以促进果实糖分的累积,而加快叶绿体向有色体的转化;7.完熟后再采收可增加果实色泽、含糖量、果肉质地等品质。

第三、自身生理、病虫、管理等因素都会引起异常黄果。1.常见的黄蒂多因脱肥后生长素不足,脱落酸、乙烯水平上升导致果蒂处提前转色造成落果。还有一部分是日灼后高温胁迫使受灼面叶绿素解体而转黄;2.黄龙病、蝽象、实蝇、吸果夜蛾等都可能导致柑橘未熟先黄引起落果;3.叶面肥、农药浓度过高、喷施强碱性、矿物油、乳油药剂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柑橘提前转色落果。

第四、可能很多果农会用乙烯利催熟的方法,不过乙烯利处理的柑橘存在着色偏浅、无光泽,受色不均匀,还会加快果实成熟,促使植物器官脱落,若浓度掌握不当极易造成果实、叶片提前脱落,影响树势,所以对柑橘品质的提升作用不大还影响贮藏。因此还是不建议用乙烯利催熟的方法。

第五、提升营养水平、科学控水、改善光照有助于提高柑橘上色。柑橘果实生长后1/3阶段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可以多进行根外追肥,但一定要注意控氮,可喷施红库叶面肥,因为红库叶面肥不含激素不含氮,能促花转色增甜。科学的控水能促进果实上糖着色,可以适当减少后期干旱强度或缩短干旱时间来达到提高果实品质。加强树冠管理,合理修剪,保证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能达到增光、增甜、促着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