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援鄂队员付胜端:此生无悔“逆行路”

付胜端

滨州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员

无棣县人民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回首50多天的援鄂抗疫之路,有不适,有艰辛,有感动,更多的是深深的不舍。

在那里,我践行了一名医生治病救人的誓言;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生也无法忘怀的温暖与感动;在那里,我所完成的基础工作,被人们最大程度的认可,这是对我们医者最好的嘉奖。

人们把我们叫做最美逆行者、白衣皮甲的战士,但我知道,最伟大的是中国医护这个群体,而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务工作者,我践行了自己的誓言,担当了自己的责任。

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起初心中充满了紧张与担忧,也有思念与愧疚,度过了多个不眠之夜,但当我接触到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听到病人治愈出院时道出的一声声“感谢”,让我心中充满了力量,我深深体会到身为医者的荣耀。

在临床工作中,山东医疗队始终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对轻症普通病人,通过积极救治,降低病情进展为重症的风险,提高治愈率;对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人,积极开展各种呼吸支持治疗,降低病死率。

2月4日下午,我正在隔离病区查看几个重症病人的病例资料,值班护士急匆匆地跑过来说:“付医生,4床情况不好!”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跑过去。这是一个年轻的女性患者,属于重症病例,开区第一天就转过来了,一直带着面罩吸氧,平时精神状态就欠佳。

我到了病床前,发现病人面罩吸氧8L/分的情况下,监护上的氧饱和度才87%左右,病人呼吸急促,惊恐不安。记得下午接班时,我们领导说刚协调来一台经鼻高流量氧疗设备,我赶紧让护士把设备推来,按照流程一步一步给病人带上。起初病人对仪器有抵触,不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不断地安抚她、开导她,转移她的注意力。经过我们紧急地处理,病人情绪稳定下来,呼吸也平稳了,当监护上的氧饱和度稳定在93%以上时,我不由地松了口气。

接下来,我大部分时间在她病床旁或病房门口,观察着她生命体征变化,我也想以此消减她心中的恐惧感,让她更安心。

经过山东医疗队50多天的奋战,3月18日最后一名病人出院,隔离病房清空,疫情控制初步达到了阶段性的胜利,3月21日我们安全返回山东,圆满完成了此次援鄂任务。

援鄂抗疫期间,我收获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不是名不是利,是精神层次的洗礼升华,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是眼界的开阔,是身为医者的骄傲。

查看【湖北记忆】专栏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