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房颤基层诊疗指南2019

房颤

一、房颤的分类


1.首次诊断的房颤:首次诊断的房颤,不论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或是否存在房颤相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阵发性房颤:房颤可自行终止,大多数在48h内终止。一些阵发性发作可能持续至7d。

3.持续性房颤:持续7d或更长时间后通过药物或直流电复律终止的房颤。

4.长程持续性房颤:当决定采用节律控制策略时,持续>1年的连续性房颤。

5.永久性房颤: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放弃恢复或维持窦性心律。对永久性房颤者,不考虑节律控制。


二、房颤症状分级


Ⅰ级(无):房颤未产生任何症状

Ⅱa级(轻):房颤的症状不影响日常活动

Ⅱb级(中):有明显不适,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Ⅲ级(重):房颤的症状影响日常活动

Ⅳ(严重):严重不能进行任何日常活动


三、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共9分)


C: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障碍(a)--1分

H:高血压--1分

A:年龄>75岁--2分

D:糖尿病--1分

S:卒中/TIA/血栓栓塞史--2分

V:血管疾病(b)--1分

A:年龄65-75岁--1分

Se:女性(c)--1分

注:

a:左心室功能障碍指射血分数≤40%;

b:血管疾病包括既往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和主动脉斑块;

C:如无其他因素积分,单纯女性性别不得分;


四、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共9分)


H:高血压(a)--1分

A:肝、肾功能异常(b)--1或2分

S:卒中--1分

B:出血(c)--1分

L:INR数值易波动(d)--1分

E:老年(年龄>65岁)--1分

D:药物(e)或嗜酒--1或2分

注:

a: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60mnHg

b:肝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胆红素>2倍正常值上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倍正常值上限;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200umoL/L;

c:出血指既往出血史和/或出血倾向;

d:易波动指INR不稳定,在治疗窗内的时间

e:药物指合并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或非甾体类抗炎;


五、华法林剂量调整方案


INR≤1.5:升高15%/周

1.6≤INR<2.0:升高10%/周

2.0≤INR<3.0:不变

3.0≤INR<4.0:降低10%/周

4.0≤INR<5.0:暂停1次用药,后重启治疗降低10%/周

INR≥5.0:暂停用药至INR2.0-3.0,后重启治疗降低15%/周


六、不同肾功能损伤患者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的剂量推荐

凝血途径


抗凝药物

注:Ccr肌酐清除率(ml/min)


七、常用预防房颤复发的药物


1.决奈达龙:400mg、bid

纽约心功能Ⅳ级的心力衰竭者或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500ms、严重肝损伤、妊娠、哺乳母亲禁用

2.普罗帕酮:100-200mg、3-4次/d

无起搏器保护的窦房结功能障碍、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传导阻滞、严重结构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低血压及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

3.莫雷西嗪:150mg/次、tid

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双束支传导阻滯且无起搏器者禁用,严重结构性心病、心源性休克与过敏者禁用

4.索他济尔40-80mg、bid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心动过缓、心率


八、转诊建议


1.紧急转诊

(1)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考虑并发卒中者。

(2)出现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

(3)预激合并房颤伴有快速心室率者。

(4)合并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者。

(5)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者。

(6)有晕厥,长RR间歇>5s,可能需接受起搏治疗者

(7)出现中度以上出血事件者。

2.普通转诊:

(1)病情复杂需确定和调整抗凝治疗策略的患者,或华法林剂量调整过程中INR易波动者。

(2)有导管消融指征,且有手术意愿者。

(3)合并冠心病需接受血运重建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需联合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

(4)有晕厥和猝死家族史者。

(5)原因不明脑梗死者。

(6)导管消融后3个月发生房颤、房扑、房性心动过速者。

(7)导管消融后出现多发栓塞表现和神经定位体征者。

(8)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如胺碘酮治疗中出现甲状腺功能改变或肺纤维化等)者。

(9)高龄、衰弱、低体重等高出血风险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