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最“危险”的动物,抗日老兵:宁可停火,也要先把它击毙

自古以来,人类都会将自己能够利用上的一切资源都运用到战争中,来帮助自己取得胜利。而在这些资源当中,动物就是战场上亮相指数最高的那一类。

动物在战场上的出场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作为坐骑,比如马。骑兵作为古代最重要的兵种,其高机动性成为了步兵的克星。殷墟中就出土了骑士坑。《韩非子》中记载的春秋时期秦穆公的“畴骑”,是史书中出现最早的骑兵队伍。

除了马,还有很多动物也被人类驯化成了坐骑,上古时期蚩尤大战黄帝时所骑的“啮铁兽”,就是如今的国宝熊猫。古代岭南地区的象兵,西域的驼兵,也都是在丛林和沙漠中最凶悍的兵种,坐骑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士兵去适应各类恶劣环境下的战争模式。

并且动物还经常成为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奇兵,《史记》中就记录过一次著名的例子,“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战国名将田单就用“火牛阵”作为全军先锋,大破燕军,这场载入史册的奇谋,可谓是动物在战场上的巅峰表现。

到了近现代,随着热兵器战争的到来,动物在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则是更加广泛,能够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危险和机密的任务。其中利用动物来进行情报传递,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从1901年开始,日本就意识到了可以通过动物来进行情报传递,便开始从国外大肆采购信鸽,当时的满清政府就曾出口了300只鸽子给日本。到1931年左右,日本的军鸽已经达到了15000只左右,且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也第一次将军鸽实际运用到战争中,让其成为了中日战场上最实用的“秘密武器”。用军鸽进行情报的传递,一是可以掩人耳目,出其不意。二是避免了传统电报和人为传递被截获和破译的危险。

在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军队并没有意识到日本通过军鸽进行情报传递。当时这些军鸽由日军总部通讯部队负责饲养和使用,驻地在南京郊区。但是这些经常出没在南京周边的鸽子,并没有引起百姓的重视。日本的军鸽,也在悄无声息间,给中国军队的情报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甚至陷入困局。

直到日军位于南京的军鸽管理所被中国军队发现,这种日军的“王牌情报人员”才彻底暴露。中国军队立刻对日本军鸽展开了猎杀活动,成立专门的军鸽狙杀队伍,同时发动老百姓对军鸽进行抓捕。在后来的地下活动中,中国特工华荣龙,更是伪装潜入,直接在军鸽的饮用水源进行投毒,让日本的军鸽遭受了毁灭性的伤亡。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剩下的日本军鸽大多成为了南京百姓的美食。而有趣的是,我国曾经从日本军鸽营接收了一只日本军鸽叫“老困柴”,后由昆明军鸽部队饲养,这只鸽子活了42年,在战争中存活下来,又如此长寿,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