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地铁卷土重来,优化方案及线路走向大揭秘

这篇信息主要内容来源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平谷线其实已经越来越近,北京市区段东大桥和京广桥站会和CBD线同线路同期开建,平谷段现在已经确定马昌营站点位置。

以下为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154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刘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平谷线”的建议收悉,我们会同市重大项目办、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背景情况

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以下简称“平谷线”)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批复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中一条区域快线,线路西起14号线东风北桥站,东至平谷区,全长约74公里,设站11座。经会同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住建厅共同研究审查并报请市政府同意,我委于2016年先期批复平谷线徐辛庄至平谷段规划方案,该段线路长度约54公里,设车站9座,全线高架。

按照市政府有关研究我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工作及优化北京轨道交通22 号线(平谷线)工程规划方案等有关要求,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对标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策略,启动了平谷线规划优化研究工作,对平谷线规划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并会同平谷区政府进一步对该线路平谷段规划方案进行了细化。目前,平谷线线路优化方案已基本稳定,并经市政府同意纳入本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

二、平谷线规划方案优化情况

平谷线主要优化内容为河北燕郊段线路规划岔线、线路路由、敷设方式及车站设置等方面。在平谷新城段车站由3座调整为2座,近期实施1座;同时约3公里线路敷设方式由高架调整为地下。在三河段具体优化内容为:一是线路路由从京秦高速北侧南移约2公里至燕郊潮白大街;二是增加近期实施方案,从高楼南出岔线接入副中心站枢纽,其中高楼南至副中心站与轨道交通23号线共线;三是优化车站布局;四是稳定车辆基地选址,并提出综合利用要求。

(线路有可能是这个,仅作为参考,图片非官方发布)

优化后的平谷线东起平谷区泃河湾地区,经马昌营镇、马坊镇进入河北省三河地区,线路沿京秦高速公路向西敷设,经齐心庄镇至高楼镇。沿燕郊北环路向西经燕郊镇北部、通州区宋庄地区至朝阳区东坝地区,之后沿规划亮马河快速路向西敷设至东风北桥站(14号线)。同时,自高楼南站向西分出岔线,沿燕郊北环路(潮白大街)下穿京秦高速公路,至迎宾路折向南,沿迎宾路敷设至燕郊镇南部,折向西下穿潮白河,进入我市通州区,沿玉带河大街、京唐城际铁路进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

平谷线规划优化方案落实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有关要求,可有效增强副中心对北三县以及平谷地区的敷设带动作用,支撑平谷区对外交通需求,带动平谷新城发展。作为连接中心城、副中心、北三县地区与平谷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路,其建成后可促进站点与用地周边一体化开发与平谷区内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服务人口范围,同时可缩短平谷新城、三河地区至副中心站,以及副中心站通过规划轨道交通线路至北京CBD地区的时间,对缓解我市东部地区东西向交通走廊客流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以及疏解非首都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

目前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方案正在按程序开展相关报批工作。下阶段我委将与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及时跟踪建设规划调整方案的批复工作,并积极与河北省对接开展下步工作,加快推进工程建设。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北京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理解与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