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百天的娃不能抱出門?帶寶寶出門要注意這些,不是迷信!

在我家這邊有一個關於寶寶出生的習俗,就是說新出生的寶寶不滿100天的時候,不可以隨便抱出門,否則對孩子很不好,很容易生病。

必須要超過100天,然後給寶寶辦個“百天宴”,之後才可以經常抱出門去。

現在的年輕人都覺得這是一種古時候的迷信,不可以相信的,不管家裡的老人如何說,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但實際上,在某種方面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作為寶媽也要了解一下。



在100天內的新生兒,最好不要帶出去,不是封建思想,而是育兒禁忌。

1.會沾染"不乾淨"的東西在老人口中"不乾淨"的東西,其實並不是邪祟,很多寶媽都誤解了。

首先新生兒的各種器官都還在發育,抵抗力還是非常弱的。而外界的環境中更容易有細菌灰塵,再加上寶寶的免疫力也很弱,稍微吹了一點涼風就會感冒發燒。

剛開始時,可能表現得不是明顯,但是過了一會兒,寶寶就會有明顯的症狀,會哭鬧、嘔吐之類,而寶媽們就會疑惑,剛開始還是好好的寶寶,怎麼一會兒就開始哭鬧了?該不會真的有"不乾淨"的東西吧?的確有,空氣中的微生物、細菌、病菌等都是肉眼看不見的。



2.恨不得一直抱著

很多家庭裡的寶寶都是在幾個大人的看護下出生成長的,所以很多寶媽對於孩子也是比較嬌慣,當寶寶哭了,抱起鬨著,不哭。等下次寶寶哭了,再抱起,再哄著不哭。這樣長此以往形成了惡性的循環,孩子要多抱著少躺著,不然老是哭個不停。

百天內的孩子不僅身體是軟的,頸椎骨骼也是不夠堅硬的。看似疼愛的抱起,其實是對他們的一次次傷害。而經常平躺硬質床板的寶寶,脊椎和頸椎的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好處。



3.容易受到驚嚇

三個月以下的寶寶是最容易受到驚嚇的,尤其是外面突然有很大的響動,很容易導致孩子夜驚以及大聲啼哭的情況出現。

寶寶在白天受到驚嚇,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容易做噩夢,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會做噩夢。

其實是會的,孩子受到驚嚇後至少幾天時間,都會頻繁的哭鬧甚至是厭食、吐奶等,所以說父母儘量不要將寶寶隨便抱出門。



如果是生病而哭鬧,切勿因為迷信耽誤病情!雖然有些說法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衡量對不對唯一標準,只有是否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