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通报出炉

韶山市杨林乡石屏村美丽如画。

107国道湘潭县茶恩寺镇地段附近,一农户前坪垃圾乱扔。

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村民活动广场一角。

总结成绩 正视问题 鼓劲加油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通报出炉

一季度,市整治办根据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定期、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园区、乡镇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暗访、调研和督导,并结合各地平时工作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核排名。4月15日,出台整体情况通报。

成绩篇

一、狠抓布局谋篇,整治路径不断明晰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狠抓工作落地,成效不断巩固。

市整治办调度各成员单位制定并下发了2020年度各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职责要求、目标任务、重心重点。

湘潭县用争创全省先进的目标来引领、用城市创文的力度来推动、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落实、用常态长效的机制来保障,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易俗河镇今年计划增加投入300多万、杨嘉桥镇计划增加投入100多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排头乡用“四个三”推动“十百千万”活动开展,计划打造好3个美丽示范村、30个美丽示范组、300个美丽示范点、3000个美丽庭院。分水乡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筹划全乡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补齐突出人居环境短板。

湘乡市要求重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和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突出对长期疑难问题的整改,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其中, 白田镇三迁村积极争取乡贤支持,筹措50多万元添置垃圾转运设施设备。湘乡市今年计划完成1个省级精品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湘潭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2个美丽屋场,3.5万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建设任务;扎实开展示范路段创建,重点打造G320栗山区域段。

韶山市要求到年底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城乡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垃圾分类全域覆盖,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旱厕改造、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80%左右,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率达100%;创建示范村6个以上。

二、创新思路方法,工作举措不断优化

湘潭县易俗河镇投入配套资金,按照1:0.6—0.8的比例,用于村级收缴生活垃圾处理费用的奖励;乌石镇创新村民付费管理机制,各村卫生服务费统一缴存镇财政专户,资金使用实行申报制,专款专用;花石镇创新监管机制,压实企业责任,将重点路段、地段采用市场化保洁模式;杨嘉桥镇建立166个网格,细分每个网格全年工作要求、任务目标,以网格化管理作为人居环境提质上档的重要抓手;石潭镇创新开展“五星农户”评选,对创建户进行动态管理,在去年创建8000户的基础上今年再计划创建8000户。

湘乡市栗山镇探索“美丽屋场”建设模式,通过群众发动、乡贤带动、激励拉动,用较少的投入打造了11个较高质量的“美丽屋场”;梅桥镇通过打造“绿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绿化美化20余条镇村道路,共30余公里。

韶山市结合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对各乡镇存在的人居环境问题短板建立清单,市整治办统筹调配资源进行强力整治;杨林乡不断探索完善垃圾分类减量,实现全乡垃圾收集、转运、回收无缝管理。

雨湖区先锋街道积极探索“城中村”整治模式,城区创卫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队伍、管理、督考等方面实现“一张皮”。岳塘区荷塘街道在农村“厕所革命”中以点带面,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工作范本在全区推广,全区改厕质量得到保障。

三、严格督查考核,责任担当不断强化

湘潭县出台《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暗访项目表》,完善督导方式,每个季度由县级领导带队对17个乡镇、承担7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进行领导督导;县整治办每个季度开展三轮督导,实现全县17个乡镇、321个行政村全覆盖。湘乡市要求市(县)委督查室、市(县)政府督查室、市(县)整治办统筹抓好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要真刀真枪,对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的,进行通报、约谈、问责。雨湖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专项考核,每月讲评约谈,严格兑现奖惩。先锋街道完善督导推进机制,定期不定期对所辖村进行评比考核,并将结果与项目申请、资金扶持相挂钩。

问题篇

一、 思想认识不充分、不深入

个别单位负责人仍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整治工作中消极应付,不积极、不主动。近期,市整治办在调研、暗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垃圾乱堆的问题,但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不管不问;市整治办要求县(市)区、园区,各牵头单位每月上报工作推进情况,个别地方单位不调研、不核查,搞“数字游戏”,不能反映工作推进的真实情况。湘乡市望春门街道个别负责人对暗访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昭山示范区昭山镇白鹤村从2015年至今未有效开展村民环境卫生户评比活动。

二、执行标准不精细、不全面

从落实“四清四治四提升”工作标准方面来看。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不彻底,如湘潭县白石镇镇政府出口处建筑垃圾成堆,云湖桥镇楠湖路凤凰理发店对面废品收购站脏乱差,沿线多处垃圾池爆棚。湘乡市山枣镇洪山村村部附近有大量垃圾,附近池塘漂浮大量矿泉水瓶;望春门街道金塘村池塘边堆放有大量建筑垃圾,敞口垃圾池内的垃圾未清理,散发恶臭;翻江镇岐山村河道内有大量白色垃圾,岐山小学前的垃圾箱垃圾爆棚,大量垃圾未入池;虞唐镇洋潭村文化广场里垃圾箱爆棚。高新区板塘街道农联村杂物乱堆现象较严重。此外,部分地方“空心房”专项整治推动不力、成效不佳,甚至还未全面启动。

从落实“三治三化”工作标准方面来看。国省道沿线及镇区出店经营、乱堆乱放、乱停乱摆现象反弹严重,沿线敞口垃圾池清理仍未整治到位,湘潭县、湘乡市镇区“六乱”现象反弹明显;湘乡市国省道沿线敞口垃圾池基本未清理;雨湖区姜畲镇G320沿线多处废品收购站出店经营,脏、乱、差现象严重;经开区响水乡潭锰路沪昆高铁桥下垃圾池破损严重,垃圾池爆棚。

从落实项目建设工作标准方面来看。垃圾收运设施点位设置不合理,部分乡镇垃圾中转站长期有大面积垃圾堆放;垃圾分类水平较低、推广率不高;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尚未完全整治到位,湘潭县锦石乡德怀大道上暂塘附近、石潭镇中心村新围组各发现一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现场情景触目惊心。2019年的新增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行政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处理任务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村等项目村,部分村至今仍未落实创建工作。

从落实民生实事工作标准来看。农村“厕所革命”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是工作滞后。去年市级民生实事要求10月底完工验收到位,部分县(市)区、园区一直到12月底都迟迟没有完工或者没有验收,省级“厕所革命”数据平台也不同程度存在录入滞后或者不精准的情况。

第二是质量监督不到位。近两年湘潭市共开展户厕改造6.3万多户,部分三格式化粪池存在密封不严、距离过长、管道装反等施工质量问题和未接入管道、第一池取粪等使用管理问题。

第三是去年国务院大督查虽然没有交办湘潭市的具体问题,但提出了尚未统筹研究建立户厕改造粪污资源化利用及后续管护机制、农村改厕政策和知识宣传不够等问题。近期,在暗访、调研过程中,仍发现个别县(市)区、园区,乡镇、街道对农村“厕所革命”验收把关不严,仍存在一户建多池、户厕变公厕、质量不过关、选址不当、未接通使用等问题。如湘潭县茶恩寺镇去年改厕户目前的使用率只有80%;石潭镇联盟村罗某某家一户新建两池,且为一格池;抽查杨嘉桥镇金凤村5个三格化粪池,有2个过粪管装反,且两个建在村部幼儿园、一个建在村部。湘乡市对2018年改厕质量问题仍未整改到位。韶山市三格化粪池选址不当的现象较多。3月10日在昭山示范区昭山镇暗访抽查7个三格化粪池均不合格。

三、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

湘潭县茶恩寺镇竹木市场出店、占道经营问题,去年就多次交办,但整治时紧时松、反反复复,治标不治本,本次暗访发现,问题反弹严重。

湘乡市育塅乡政府门前护坡处垃圾、河蚌壳成堆,多次交办,至今未整改。

雨湖区长城乡新石村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不彻底的问题,虽多次交办,但乡、村没有足够重视,没有组织专办进行问题的全面排查、研究,建立问题清单,拿出过硬措施抓整改、抓长效。旧的问题尚未整改到位,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姜畲镇清泉村在河道上建垃圾池的问题,拖拖拉拉至今未整改。

岳塘区东坪街道“城中村”整治成效差的问题,进行过书面交办、现场交办、约谈交办,均未认真落实,问题仍然大量存在。比如,爱劳渠内有大量漂浮垃圾,辖区到处堆放着建筑垃圾,联合村村部敞口垃圾池爆棚。

四、 机制建设不完善、不长效

市整治办暗访发现的各种问题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有的地方和单位抓工作紧一时松一时,没有做到一以贯之地抓、彻底抓,导致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地方或在同一地方的不同时间段出现,其根本原因是推进机制、长效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动机制不健全。有的县(市)区、园区“1+5”工作模式不完善,统筹协调不够,横向对接不畅,上下衔接不力,未形成整治合力。

日常督查机制不健全。各级各类督查很多,但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督查方式创新不够,特别是村级日常督查不到位,部分村、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未有效开展常态化保洁、巡查。在国省道专项整治和镇区整治中,由于没有形成常态化的联合巡查机制,导致出店、占道经营问题容易反弹,整治效果时好时坏。

投入机制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筹资渠道单一、办法不多;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政府支持方式推动不够,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不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投资未整合,碎片化现象还较多。

群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群众发动不深入,村民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充分,村规民约约束力不强,村民习惯改变任重道远。村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度实施面还不广,根据3月份统计,目前全市763个行政村中,付费服务机制取得一定成效的行政村只有223个,比例仅29.2%。

鼓劲篇

今年,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规划部署,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提高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交卷答题之年、决战决胜之年,要接受国务院、省的检查验收,市里计划在今年9月份对标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大检查的方式对8个县(市)区、园区,57个乡镇、街道进行模拟检查,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单位要以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为切入点,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事不避难的精气神,争先创优的进取心,积极、主动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落地、抓到位。

二是注重方法,统筹协调,打好整治的整体战、协同战。认真抓好“十百千万”创建活动,在4月底前制定线路图、时间表,扎实推进示范片,省级精品乡村,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美丽屋场”示范点,“美丽庭院”示范户的建设任务。努力抓好“三治三化”专项行动,在进一步强化国省道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整治向县、乡、村道延伸,同时突出抓好沿线镇区、集镇区环境全面提升。持续开展“四清四治四提升”行动,县、乡、村要充分发动群众,统筹开展生活垃圾清扫、转运、处理工作,强化常态保洁。

三是对标对表,质量优先,提升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各地各单位要围绕七项任务九项指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在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竞赛活动。切实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确保9月底完成2.34万户农户厕所改造任务。建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工作台账,重点要落实15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整治工作。抓实村庄规划和“空心房”整治,完成40个行政村多规合一试点。

四是严督实考,压实责任,增强工作的执行力、创造力。继续强化“过六关”督考机制,细化督考指标体系、程序、结果运用等工作,做到奖罚分明,形成上行下效、示范推动的积极效应。

五是完善机制,健全体系,实现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结合地方、单位实际和各项目、指标任务的特点,一事一策、一地一策,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建立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群众参与、过程监管、项目验收、运营管护等较为完备的工作体系。

考核结果

1.县(市)区、园区排名:韶山市、湘潭县、雨湖区、岳塘区、昭山示范区、湘潭经开区、湘乡市、湘潭高新区,其中韶山市获评先进。

2.“五好”乡镇(街道):湘潭县分水乡、易俗河镇,湘乡市栗山镇,雨湖区先锋街道,岳塘区荷塘街道

3.“五差”乡镇(街道):湘潭县茶恩寺镇,湘乡市望春门街道,雨湖区长城乡,岳塘区东坪街道,昭山示范区昭山镇

问题清单

湘潭县:行政村垃圾转运设施匮乏,非正规垃圾点底数不清,部分地方垃圾焚烧较为突出;部分乡镇改厕户使用率不达标;镇区“六乱”现象反弹明显。

湘乡市:农村“厕所革命”问题整改不到位;村庄清洁行动成效一般,垃圾焚烧现象多;敞口垃圾池多;镇区出店、占道经营现象严重。

韶山市:执行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标准不严,选址不当现象较多;垃圾转运管理不严,清理不及时。

雨湖区: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不彻底;国道G320整治没有建立长效机制,问题反弹严重;问题整改机制不健全。

岳塘区:街道之间工作成效不平衡;“城中村”整治问题多,整改不到位。

湘潭高新区:区整治办人员变化频繁,力量不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不全面、不精细;发动群众不力,没有落实农村垃圾处理付费制度。

湘潭经开区: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不彻底;潭锰路沿线敞口垃圾池较多。

昭山示范区:群众发动不充分;村庄清洁行动不彻底;农村“厕所革命”质量问题较多。

相关名词解释

四清四治四提升:清垃圾、清沟渠、清杂物、清杂草,治空心房、治厕所、治污水、治陋习,提升乡村建设规划水平,提升交通干道沿线管理水平,提升村容村貌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三治三化:治脏、净化,治乱、序化,治差、美化。

“十百千万”创建:从2019年开始,用2年时间,选择“十镇百村千场万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千场”即千个美丽屋场示范点,“万户”即万个美丽庭院示范户。

(本版文图由市整治办提供)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