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美食之武陟油茶,传统风味,地道河南特产好喝挡不住

昨晚去超市,本想买一包芝麻糊回去,不过看见货架上的武陟油茶,便不由自主的买了一包。回家用开水冲泡后,顾不得烫嘴就赶紧喝了一大口,味道浓郁,真是美味可口。

武陟油茶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点,属于豫菜系列。因产自河南省武陟县而得其名。秦朝把油茶称为甘缪膏汤,汉代则叫做膏汤积壳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土贡食品。

武陟油茶成名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刘邦在武德县受伤,住在一姓吕的人家中,吕家用膏汤积壳茶给刘邦吃,刘邦三个月后伤愈。刘邦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刘邦即位后,在长安很想吃膏汤,便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油茶,名为茶,实际上是粥。它的主料为精分麦面,做粥之前要先用油把面炒熟,所以人们称这种粥为油茶。武陟油茶的原料除了精粉麦面以外,还有珍珠淀粉、花生、芝麻、小磨油和怀山药等,另外还要加入茴香、花椒、肉桂、丁香、枇杷、等24种高级香料。武陟油茶不仅味道浓郁,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健胃提神的功能。

制作方法并不难,将面粉,玉米粉上笼蒸约40分钟,后摊开面粉晾凉,把结块的疙瘩捏散过筛。将芝麻过筛后炒成深黄色,再碾碎。将花生米用花生油炸焦,捞出晾凉去皮,压成像黄豆粒一样的颗粒状;将核桃仁碾成绿豆大小的颗粒状。

锅加热,倒入面粉用小火炒出香味,然后分三次加入麻油炒上色后,将花生粒、芝麻、核桃仁、盐、香料粉一起放进锅里,继续炒拌几分钟后出锅,就成为可以食用的油茶面。

吃的时候可以冲食、煮食。冲食时,要先将油茶面用少量温开水搅拌成糊,再倒入开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成糊状,就可以吃了。一般50克(大概一个鸡蛋的重量)油茶面可以冲入400克开水。

煮食时,先将油茶面用少量凉水搅成糊,再把糊糊倒入适量的开水内煮一滚就可以了。

武陟油茶吃起来香而不腻,美味可口,且具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多种功能。随着传统工艺的改造和制作技术的提高,近年来,油茶还制成了方便食品,远销港澳及海外。

武陟油茶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还传到了西欧、东南亚等地。三十年代的留英留法学生,为了勤工俭学,身背油茶壶(一种流动卖油茶的器具,比一般茶壶大若干倍,周身围裹棉被以防散热),在伦敦、巴黎街头叫卖,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至今侨居巴黎的华人办的领馆里,有的仍以油茶为上等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