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给孩子光脚?事实跟你想的不一样!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很多大人甚至都换上了短袖,孩子们也逐渐脱去厚厚的棉衣,穿上了春装,这时就会面临一个选择难题——

要不要给宝宝光脚。



老一辈一直有种说法是寒从脚起,很多家长也觉得给孩子光脚容易着凉,而且一摸孩子脚凉,就觉得孩子冷,忍不住给他套双袜子,但是,天气暖和了也不能给宝宝光脚吗?宝宝脚丫摸起来凉,就一定是冷吗?

还真不是!

宝宝的血液循环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手脚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距离心脏较远,再加上婴幼儿末稍部位血循环较差、供血量少,以及皮肤较薄,所以根据手脚温度判断冷热是不准确的。


小贴士:

正确判断宝宝冷热的依据是摸颈后,最合适的温度是颈部温热,手脚温凉。

其实,给孩子光脚有很多好处。


1. 光脚可以增强体质


天气暖和了,让孩子光脚不仅不容易生病,反而有利于足部血液的循环,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疾病。

在国外的幼儿园里很盛行“赤足教育”:成群结队的宝宝在老师的带领下,赤着脚,绕着操场或沿着走廊有组织地进行慢跑。

实践证明,宝宝赤足训练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体质增强了,身高、体重增加了,连伤风感冒也很少发生。


2. 光脚刺激触觉感官发育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前庭觉这七大感觉系统中,触觉是人最基本、影响力最大的感觉系统。触觉的发展可以增强宝宝的区分和辨别能力,帮助宝宝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和重量等特质,是日后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


医学研究表明:孩子经常赤脚活动,可刺激并兴奋密布于足底的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的反馈作用,发挥调节包括大脑在内的器官功能,从而提高大脑思维的灵敏度和记忆力。这样孩子也会更聪明。

而给宝宝光脚正是进行触觉训练的好方法。

在夏天,可以让宝宝光脚在户外玩耍,感受沙子、草地、水(前提是安全)……宝宝通过接触不同质地、不同温度、不同软硬的物体,来刺激脚部丰富的触觉神经,促进感官和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提高身体协调性。


当然,在家里可以让孩子光脚感受地板、床面、沙发、地毯等,不过要注意光脚踩地板的时间不能太长。

3. 光脚更有利于学走路

对于初学走路的宝宝来说,光脚能让脚趾更好地抓住地面,不仅不易滑倒,还有助于宝宝学习掌握平衡,让他学得更快、走得更稳。

光脚可以让脚部神经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更好地感知地面高低变化。如果学步期穿鞋,这些感觉就会收到鞋的阻隔,宝宝就需要通过低头看地面来判断,时间久了就会低头走路。


光脚时,小脚不用受到鞋子的束缚,脚形可以自然生成,更能锻炼足底肌肉和韧带,促进足弓的形成,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预防宝宝扁平足和脚内翻、外翻等。

所以,学步期的孩子,光脚学走路最好。

很多家长在宝宝学走路初期,就迫不及待的给孩子穿上学步鞋。可是大部分人都误会了学步鞋,学步鞋并不能帮助学走路,只是保护宝宝的脚在外不受伤害。

只要我们能确保孩子安全,是可以让孩子多光脚走路的。

4. 增强食欲,促进生长

脚底有很多穴位,光着脚走路,等于直接的穴位按摩,还能健脾益肾,镇静安神。

孩子光脚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小宝宝要做好保暖工作

对于新生儿、早产儿和体质弱的小宝宝来说,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身体末端血液循环差,自身的产热不足。无法给自己提供充足的热量,要特别做好脚丫保暖工作。

2. 不要强迫孩子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已经有了感知冷热的能力,如果与他们坚持不穿袜子,最好遵从他们的意愿,毕竟孩子开心最重要。如果是孩子不愿意光脚,我们也不能因为光脚有诸多好处来要求孩子一定要这样做可以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通过足底按摩,来帮助刺激足底神经和穴位。


3. 孩子不舒服时不要光脚

有的人一踩在冰凉的地面上,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如果宝宝在地上踩一会就会腹泻拉稀,就不要让宝宝光脚踩地。可以铺上爬行垫,让宝宝光脚在垫子上行走坐卧。


了解了这些之后,如果再有人阻止你给孩子光脚,就赶紧把这篇文章发给他看吧~



天气暖了,你有没有给孩子光脚的习惯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