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孩》:跨性别话题下对理想与爱的追求,彰显人性的光辉

假如有一天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理想,但这个理想不是被大众所理解的,你还会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吗?假如你深爱的人有一天决定放弃自己原有的身份,去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你还能一如既往地去爱吗?

海报上的两个“女孩”


《丹麦女孩》的故事取材自上世纪20年代的真人真事,剧本改编自David Ebershoff的同名小说,由汤姆·霍伯执导,埃迪·雷德梅恩、艾丽西卡·维坎德、本·威士肖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画家艾纳和他的妻子戈尔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现艾纳男人的身体里藏了一颗女孩的心,两人无畏世俗的眼光,经历重重困难,最后帮助艾纳成为了真正的女人的故事。

这是一部很美的电影,在唯美的画面里,主人公们对理想和爱的极致追求,向观众展现了人性之美。

油画般精美的画面和色彩,精心雕琢的服装和造型


瓦埃勒的旷野

开篇便是主人公艾纳的家乡瓦埃勒,空旷悲凉的景色引人入胜,也暗示着艾纳注定无法幸福的人生。

戈尔达的画室

很多室内布景和道具,参考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油画,来进行场景复原。

对称美学

不管是在对人物故事情节开展时的拍摄,还是运用空镜进行转场时,影片都大量的运用的对称的构图方式,绝对赏心悦目。

主人公艾纳

片中人物的妆容和服饰,配合上光影和色调,观众随便哪个时间点按一下暂停都能收获一张油画。

电影画面精美,服装讲究,音乐贴切,体现了高超的制作水平,接近完美地突出了时代感,再辅助以丹麦的风景,一望无际的的大海、寂静幽深的山脉,还有独居特色的风俗建筑,使电影自带唯美滤镜,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独特享受,就算抛开剧情不讲,也让人很有看下去的欲望。

通过一次勇敢的追求,描绘出人性的魅力之处

艾纳充当模特

一次无心之举,让艾纳触动到了自己埋藏已久的渴望。原来艾纳早在幼年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要做女人的想法,但他的爸爸一顿“爱的教育”强行纠正了他。艾纳在此后的每一天都要告诉自己“要演好艾纳”,并就这样生活直到现在。

当身体中的女人莉莉被唤醒后,艾纳就日益煎熬,他不想再做回艾纳。医生们给出了各种诊断,内分泌失调、同性恋、精神分裂,他们给出的治疗方案都是从根本上阻断艾纳产生自己做女人的想法。

尽管没人能理解自己,所有人都告诉艾纳他是错的,艾纳却依然选择了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在遇到华纳克诺斯教授后,艾纳毅然决然地接受了变性手术,成为了真正的莉莉,可惜最后莉莉因为排异反应死去了。


从手术中醒来的莉莉

艾纳历经磨难,终于达成理想后却也离开了人世。在令人惋惜的同时,也令人为其用生命去追求理想的至高无上的精神所感动。


女主得知真相

而女主戈尔达作为一个女人,某一天突然得知自己的丈夫想做一个女人,不仅失去了往日一个男人可以给的依靠,还要照顾失去了自我的艾纳,用痛苦已经不足以形容,这对戈尔达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但她却没有放弃艾纳,在试图医治艾纳无果后,戈尔达决定帮助昔日的丈夫实现他的夙愿,尽管这代表自己婚姻的终结。


戈尔达支持丈夫

当艾纳向医生说起自己实际上是女人的时候,戈尔达毫不犹豫的表示“我也相信”。

戈尔达尽管无法理解艾纳做女人的念头,但他们之间的爱使她无条件地选择了支持艾纳。她困惑、愤怒、痛苦,但她为了艾纳的快乐,承受了这一切,放弃自己的丈夫,放弃自己的婚姻。

为了成全一个人,做出这样的宽容和牺牲。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戈尔达内心伟大的爱。

电影中值得关注的小细节


艾纳记忆中的景色

艾纳的画作都是关于瓦埃勒的。真正的艾纳,也就是莉莉,自五岁以后就被锁在了内心深处,所以艾纳一直在渴望着那时候的自我,他把这种渴望画进了自己的画里。这幅树的作品在影片中反复出现,揭示了艾纳真正的内心活动,也表示着艾纳这种变性人难以被其他人所接受。


戈尔达作画

当戈尔达为一个男人画肖像讲到为什么要和男人单独相处,是因为艾纳在场会让男人感到不舒服。后面戈尔达继续说道,男人难以习惯被一个女人注视。这两句话从前后顺序上来看是不能构成逻辑关系的,但不难看出,这里其实是一个对艾纳性别认知的暗示,为其后面变性做铺垫。


艾纳拒绝裙子

在艾纳为戈尔达充当模特时,当戈尔达拿起裙子,艾纳立刻说“不”。看到后面才知道,原来这不是艾纳作为一个直男的本能拒绝,而是作为艾纳担心跟裙子的接触放出心底的莉莉。


戈尔达的新裙子

一天晚上戈尔达穿了一件新裙子,艾纳让她不要脱掉,并说这个裙子“非常美”。艾纳的意思并不是戈尔达穿着这个裙子非常美,而是真的在表达对裙子的渴望和赞美。戈尔达回应艾纳可以把裙子借给他,艾纳表示自己会很享受的。结果过了几天,艾纳真的把裙子穿上了,这个时候艾纳异于常人的心理已经昭然若揭。


戈尔达描述恋爱

当戈尔达提起恋爱往事,说到一件奇怪的事情。她感觉和艾纳接吻时,就像在亲自己。这是因为戈尔达触摸到了艾纳灵魂最深处的自我,感受到了同为女人的回应。


飞向天空的莉莉

影片最后镜头又回到了瓦埃勒,回到了莉莉最初的地方。莉莉的丝巾随风飞向天空,就像戈尔达说的:“让它飞。”正好呼应电影开头时瓦埃勒的海湾,莉莉最终实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成为了完整的自己,五岁时莉莉被封印在瓦埃勒,现在她作为一个女人,又被定格在了瓦埃勒。她以后将以女人的身份永远自由地在自己的世界飞翔。

结语

影片叙述了关于首位变性人的故事,但挖掘的深度比较浅显。和常人不同的性别、性向,往往会收到社会歧视的眼光,也这是这类群体话题性比较强的原因。而影片中并没有太多地提及这一方面,反而更多地把焦点放在了主人公自身地努力上。

变性人只是加深主题的一个方式,不管是正常人还是变性人,不管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主角身上的宝贵精神和品格都是我们身为人类的价值所在。

每个人的价值观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有些人追求爱,有些人追求艺术,有些人追求真理,我们不应该只注重我们的目标是否高尚,而忽略最本质的东西。艾纳和戈尔达的故事可能无法被所有的人理解,但他们对理想和爱的极致追求,表现出的执著、勇敢和坚持,正是我们人性中最美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