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未走远,爱情却已湮灭


三月初的时候,疫情正当头,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需要提前预约。


耐人寻味的是,预约离婚的人,相当多。

连工作人员都无奈地说,离婚预约已排号到三月下旬,看来大家在家里待久了,夫妻间矛盾多,冲动离婚的也多。


很多人暗戳戳的发誓:“离婚协议书已签好,疫情解封就离婚。”

也有人等不到疫情结束,已经跑到民政局办离婚了。


结婚和离婚,是一种选择。

没有对错之分,但选择之下潜伏的亲密关系,值得说一说。



01

需求,婚恋的背后动机


你为什么恋爱和结婚?

不仅仅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你也这样。透过性爱、繁衍和合群这些表象,亲密关系的背后动机,其实是满足需求。


满足每个人自出生起就渴求的两大需求:归宿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尤其是小时候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充分归属感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把爱恋和婚姻看得特别重,也更容易在这方面摔跟头。


他们总是通过一次次飞蛾扑火般的偏执和疼痛,寻找家、寻找爱。



02

期待,婚恋的矛盾之源


通向地狱的路,都是由期待铺就的。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当你怀着期待步入婚姻时,忘记了你的伴侣也怀着同样期待。


一开始为了讨好彼此,我们会把真实的自己伪装起来,但人最终都要暴露本性的。


很快,等不到七年之痒,结婚第一年,你就发现,对方满足不了你的期待。



03

改造与控制,婚恋的最大失望


一旦发现对方并不如自己期待的那样,就会失望并企图改变对方。一边不满地说“你变了”,一边摩拳擦掌地试图把对方改造成和期待的一样。


直到泪流满面、筋疲力尽,我们才发现:除了女娲,谁也改造不了谁。


这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使出另一个杀手锏,黄氏霸道总裁上身:“听我的!”

这就是控制。我改造不了你,我就命令你,按照我说的做。


控制会取得短期的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只会让你的亲密关系越来越糟。


因为在控制和反控制中,你还有你的爱人,都离那个自由而美好的自己越来越远。



04

怀疑与争吵,分裂的信号


控制失败,开始疑神疑鬼:

▪ 他一定不爱我了

▪ 他一定爱上了别人

▪ 他早就不在乎我了

▪ 他的工作/父母/朋友都比我重要

▪ ……


怀疑让人在恐惧和猜测中焦虑不安,情绪失控。当人不断怀疑自己时,就会将事情推向最糟糕的境地。


这时候,争吵就不可避免。


争吵的本质,是吸引对方注意,试图靠取胜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进而稳固自己的权力。

但争吵的危害是夫妻双方都因争执而再次受伤,却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是受伤最重的那个。


所以,夫妻间的争吵,不是鸡毛蒜皮,而是试图通过权力斗争,掩盖不敢直面的某种伤痛。



05

道德绑架,罪恶的开始


一次次的争吵,夫妻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糟。


绝大部分步入婚姻的人,都不是奔着“糟糕的结局”去的,所以,渴望亲密的本能会让人们陷入反省。


但,大部分人都无法从源头上反省和改正,而肤浅的反省往往会陷入一场道德绑架。


▪ “我把第一次都给你了!”

▪ “我这20年的青春真是喂狗了!”

▪ “我为这个家,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苦,你还这样对我!”

▪ ……


诸如此类的控诉,是试图通过道德和情感的绑架,让对方反省,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没有人愿意活在愧疚感和罪恶感里。

一段关系,或者一个家庭,一旦布满了耻辱和羞愧,离破碎也就不远了。



06

离婚,婚姻的复盘救赎


一场姻缘,是如何走向毁灭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不少受害者,其实也是加害人。


离婚之前,你有没有仔细想过,自己是缘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如果不从源头上找到问题,不管是单身还是再婚,可能还会继续受伤。


所以我们要从源头上进行复盘:

离婚的根源,是我们自身的需求——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没有得到满足。


生而为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创伤,只是因为不想被痛苦纠缠,就把这种伤痛埋葬在潜意识里。


但这不代表它消失了。


为了满足需求,我们步入婚恋,并把不曾被满足的期待投射到伴侣身上,最终难免陷入心碎,直到一切无法挽回。



或许我们应该回到起点,重新整合自己,开始真正成长:看见自己的需求,放下对伴侣预设的立场。


一旦发生冲突,让痛苦浮出水面,看清它来自哪里,而不是借此攻击伴侣。

在痛苦的指引下,看见自己的问题和伴侣的创伤,向爱人袒露自己的感觉、情绪和苦恼,怀着诚意和对方一起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变化以及对方的爱。

爱的流动中,我们重建了内心的创伤,重塑了自我的信念,一步步从阴影里走到阳光下。


然后,成为崭新的自己。


如果你做了这些努力,伴侣还是执迷不悟,那么请对自己说一句:

恭喜你,离婚了。


因为,你努力了,你成长了,你不会再被反复刺伤。


— END —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