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投降还是俄罗斯惧战?伊德利卜停火协议背后没那么简单

就在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到访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紧急会晤,双方就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停火达成了协议。对于这个样的结果,国际舆论的认识呈现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埃尔多安上门求和等于向俄罗斯投降;有的则认为俄罗斯面对土耳其军事攻势担心卷入冲突之中——那么,停火协议的背后真的就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题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伊德利卜省停火协议之所以能够达成,表明双方甚至包括叙利亚政府在内的三方,基本的利益诉求都得到了体现。这说明,这是一个各方都未必满意却也均可以接受的结果。

第一,从俄罗斯方面来看,无疑是最大的收益方

普京当初决定出兵叙利亚的出发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乌克兰危机出现后,美国和北约国家在欧洲方向对俄施加了强大的战略压力,普京想通过“开辟第二战场”的方式,减轻心脏地带受到的压力;二是,通过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保住俄罗斯仅存的海外惟一军事基地。

当前来看,这两个目标均已不同程度实现。俄罗斯与美欧国家虽然在仍存在紧张关系,但德法等主要欧洲国家已在不断加强与俄罗斯的接触,关系改善的势头明显。在中东地区,俄罗斯不仅支持巴沙尔度过了难关,保住了唯一的海外军事基地,成了叙利亚最大的靠山,扩大了对伊朗、伊拉克等国家的影响力,还额外与土耳其这个北约国家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军事安全关系,战略收益巨大。

由此,俄罗斯来出兵叙利亚的战略目的早已经基本达成,至于是否继续支持叙利亚政府彻底消灭反对派,这属于附加收益。在土耳其强势出兵,俄罗斯可能在战场上直接与土耳其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适时收手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这样做还会带来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叙利亚政府一日不能彻底消灭反对派,它对俄罗斯的依附关系就不会减轻。况且,俄罗斯通过协调停火给埃尔多安一个面子,也有利于继续巩固与土耳其的双边关系。

第二,从土耳其的角度来看,它也并不算吃亏。

土耳其一直有志于做中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土耳其也一直冲在前面,本想借助美国和北约的力量推翻巴沙尔政府,增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然而,形势的发展变化,让土耳其不得不在战略上做出重大调整。

与美欧矛盾的上升让土耳其一度处于被动地位。埃尔多安的国内政治改革遭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批评,甚至发生了据称是美国背后支持的军事政变,而美国在扶植叙利亚反对派时,对土耳其的心腹之患库尔德武装提供的巨大支持则直接损害了土耳其的利益,种种矛盾导致美土关系渐行渐远。土耳其显然需要引入新的大国伙伴来制衡美国。

这个时候,普京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的情况下,表现出愿意与土耳其改善关系的愿望,无疑等于让埃尔多安有了更多的选择——俄土关系的迅速改善和发展让土耳其获益良多,不仅买到了俄罗斯的先进武器,减轻了对美国方面的依赖,还增加了与美国叫板的底气。

事实上,土耳其通过前期直接越境叙利亚边界展开军事行动,已经增强了地区影响力——无论是在叙利亚边境建立缓冲区,还是在伊德利卜建立军事观察点,都延伸了土耳其的安全边界。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同意在伊德利卜停火,既可以保住既得利益,又避免增加与俄罗斯的矛盾,还可以让自己继续游走在美俄之间获利。所以,这是一个土耳其可以接受的结果,并不存在向普京和俄罗斯的投降问题。

从叙利亚方面来说,虽然对在“尚未成功”的情况下停火心怀芥蒂,但在目前形势下也可以接受。

叙利亚政府能够在美西方政治军事等多重攻势下挺过来,并且逐步收复被反对派占据的国土,完全得益于俄罗斯支持,这一点巴沙尔自然很清楚——在当前的形势下,离开俄罗斯,叙利亚政府军也无法抵挡土耳其的军事攻势,在俄罗斯同意停火的情况下,叙利亚政府就算是出于对俄罗斯的回报,也应该接受这样的停火协议。

另一方面,叙利亚经过多年动荡战乱,国家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休养生息。虽然彻底消灭反对派可以彻底解心头之患,但如果因此导致与实力明显高出自己很多的土耳其发生大规模战争,恐怕会失去的更多。此外,叙利亚当前在中东的处境还需要俄罗斯继续进行保护,留下伊德利卜这个“尾巴”,把俄罗斯的军事力量继续留在那里,也可以让那些继续觊觎叙利亚国家投鼠忌器。这一点尤其会让美国失望。

综上所述,伊德利卜停火协议的达成,不是一个简单谁输谁赢的问题,而是多国综合利益和战略考量的结果。并且,协议还让美国和欧洲基本上失去了对叙利亚仅在的想法。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暂时的平衡只是暂时掩盖深层次的矛盾,一旦出现新的变化和需要,停火协议很可能就变成废纸一张。

这一点,从俄土两方在停火协议达成后的声明中已经透出明显信息。普京肯定协议“为叙利亚冲突各方继续和平进程创造条件”,他同时表示,为维护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减弱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力度。埃尔多安则表示,土方保留自己回应叙政府军行动的权力。从两人的声明中,似乎不难看出伊德利卜战火重燃的火星儿。叙利亚也许还会风雨飘摇一段漫长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