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知道原生家庭的傷害嗎?

愛聽故事的樹洞


他們那一代知道的一般現在都是有成就的人吧,要麼單位退休要麼就是大城市的,我父母都是農村的,到現在吃穿都還很節省,在他們眼裡哪有什麼精神上的追求,只要能吃飽飯,把孩子養大就行了,我媽初中畢業還算是有點文化,給她講一些新的觀念思想還能接受也會試著去改變進步,我爸就不行,講什麼聽不進去,跟我們一直代溝不淺,平時我們都不怎麼說話,因為實在溝通不上,所以也很無奈,確實父母的眼界認知文化水平時會影響孩子的,我高考那年就是幾個同學擠著頭自己選學校,家長根本幫不上那你,因為他們更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就是懵逼的上了學,懵逼的畢了業[捂臉]


_喆喆


我一直覺得我現在的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從小到大父母沒有給過一句表揚(其實小時候我學習很好,每次考試年紀第一二的),他們從來不表揚,這是導致我自卑的很大一個因素,後來也麼都改不掉的骨子裡的自卑感。然後是缺少的父愛,讓我不會去愛人,接受人愛,覺得我愛你我就要給你所有我認為的好,你也要給我所有我認為的好,敏感脆弱使得我們的婚姻生活很多問題,七年之癢過了,我們的感情也過了。但這些問題我從來都沒跟爸媽說過,他們也不知道這些傷害。他爸媽的過分溺愛,使得他成了巨嬰,也給我們的婚後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但他媽媽卻認為自己是在愛孩子,自己沒有問題,是我作為媳婦的問題。


性格豪爽的玄子


我的父親是農民,母親是知青。我出生在農村,從小掙扎在一個充滿爭吵和重男輕女的家庭氛圍中,童年時嚴重缺愛,青少年時期曾計劃離家出走過,但最後止步於一張火車票。成年後,自己做了母親,也經歷了婚姻裡的種種爭吵,心中會萌生出竭力保護自己孩子而選擇去努力控制脾氣,因為我深深知道,孩子看到父母吵架會不知所措,多麼無辜、無助。在自己成為母親並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好母親的同時,我尋找到合適的機會,向我的父母坦白了我童年的心理陰影。我小學畢業的父親不善表達,他雖然只會通過脾氣來釋放情緒,但是那天,他親手做了一道菜給我吃。我的母親默默地陪著我,看著我吃完,就這樣冰釋前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