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寫在世界讀書日前夕 書讀得少而想得太多

營銷解讀|作者:倪勇


前段時間聽中山大學教授直播課,他說讀書不能太功利。他舉了自己的例子,剛從中大畢業後在下渡村租了400元/月的單間,可以看到珠江,每天一回到住的地方,就是讀書,當時也沒有其它娛樂,書是最好的陪伴,印象深刻。


在移動互聯網碎片化、娛樂化的當下,人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很難抽出時間,靜下心來讀一本書。


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隨時隨地的刷手機,或主動或被動接受著一堆信息,這些碎片化的知識,對我們並沒有多少幫助,而是會讓人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焦慮。


有個年輕人特別崇拜楊絳先生,於是高中畢業的時候便給楊絳先生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的仰慕之情並傾訴了他的人生困惑,楊絳先生給他回信了。淡黃色的豎排紅格信紙、毛筆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勵晚輩的話語之外,楊絳先生在信裡其實只寫了一句話,誠懇而不客氣:“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猶如當頭棒喝,一語警醒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每天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了,我們每天想得太多,想成功的慾望太強烈,而讓自己處於焦慮中。


01

為什麼讀書?


為什麼讀書?前兩年熱播的仙俠劇《將夜》中的老書生給出了詮釋:“我問我自己,是看遍天下書讓我高興,還是看書這件事情讓我高興,我仔細思考了一下,看書才是令我高興的事情啊”。



讀書是修身,鍛鍊自身,完善自我,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讀書需要養成習慣,如同我們一日三餐吃飯睡覺一樣自然,不要帶有功利心去讀書。


人窮就要多讀書,知識改變命運,窮人無社交。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無意義的社交上,不如通過讀書,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讀書可以讓自己不再焦慮,讀書可以靜心,知識可以豐富自己的視野。


讀書可以明智,可以培養自己的思維習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有智慧。


讀書是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思考,對自己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讀同一本書,不同年齡,不同心境下的感悟是不同的。


02

讀哪些書?


多讀專業書,提升自己專業方面的知識積累,構建個人知識體系,在專業上精益求精,成為專業型人才,同時要對專業相關領域的書要有所涉及,以及最新行業前沿知識。


多讀興趣書,為讀書而讀書,是讀不進去的,因為感興趣,容易讀下去,容易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多讀經典書,提升自己視野,與偉大的人對話,觀其人生,可以讓自己變得睿智。喬布斯深受福特思想影響,典型的產品思維, 專注於技術、技術、技術,成就了偉大的蘋果。


對於現在流行的知識付費,社群課,可以作為知識的補充,這些知識非常注重實際操作,容易上手,是一學就會,一學就能用的。



比如學習打籃球,只需要半天時間就可以學會,但要想學好,還需要不斷的練習和實踐,要不然學了還是會還給老師的。


03

如何讀書?



首先讀內容介紹、序言和目錄,對這本書有個整體瞭解


其次對書進行瀏覽閱讀,通讀,不求記住,只看知識要點和感興趣的章節


再次對書進行精讀細讀,一邊讀一邊劃重點,做批註,記筆記和寫感受


最後就是對書裡的內容進行延伸閱讀,對其加深印象。


04

Kindle世界讀書日文案欣賞




陰影存在的地方

也意味著擁有光明

當我們開始閱讀

就像一道光

看進了眼睛

世界由此變得豐富

世界觀也開始具備高度

出入黑白的字裡行間

就是環遊繽紛的世界

前路變得明亮和清晰

我們搭上閱讀的列車

去走向奔向光明的旅程

向著故事

向著哲理

向著真實

也向著詩意

向著思想的永動

向著心靈的治癒

即便前路充滿未知

也無限接近理想的地方

這就是我

摯愛閱讀的原因

熱愛閱讀,向光而行


Kindle世界讀書日品牌宣傳片

https://v.qq.com/x/page/f06371nvzkv.html


聲明:圖片及視頻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