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视角:站在老君山

站在老君山

我写下这个题目,没有想借用杜甫《望岳》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因为我站在老君山顶举目远眺,看到的是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确切的词应该用“起伏的山峦”更恰当,而没见“众山小”。

“起伏的山峦”是说从高处看远处的山峰层次感很强,放眼望去,能看清楚七八道以上起起伏伏的山峰,而且远近色彩分明清晰。美的让人目不转睛,惊讶、赞叹,不由得吸气咂嘴。老君山耸立在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最高峰海拔2217米,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境内。从山上往下看,栾川县城就像坐落在仙境一般,时不时显现在云端中,它就是诗句“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人家”。那么,这里为什么叫老君山呢?相传,老子李耳写完《道德经》出了河南省灵宝市的函谷关后,“失联"了。

不知过了多少年,传说老子出了函谷关,骑着青牛,到了八百里伏牛山腹地的最高峰景室山,归隐此处炼丹了。从此,景室山更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

据《河南通志》记载:“老君山在卢氏县东南二百五十里,相传老子修道于此,上有丹灶、丹井。”还有书记载:老君居景室之山,在内乡县西北二百五十里处,与世人绝迹……还有“老君山,突峰悬崖,隐现云表,世传老子学道于此,丹灶、丹炉遗迹俱存,故名。”古志记载了卢氏县“东南”和内乡县“西北”两个250里。就界定了此外。

近年来,老君山文旅集团斥重资打造“仙境”,共投资近15亿元,打造了“道德府”“五母金殿”“玉皇顶”等五座金顶建筑,号称“金顶群”。索道接二连三的开通,大大方便了上山拜谒游览的游客。

近二十年精心修建打造,“老君山”成了栾川八景的龙头景区,其他景区也随之应运而生。这“八景"有国家级5A级2个,4A级6个,他们是: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养子沟、天河大峡谷、伏牛山滑雪场、抱犊寨。更吸引人的是这八大景区里,除了好看“养眼”的溶洞——鸡冠洞外,七个景区均为天然“氧吧”,确切讲应该叫“制氧仓”。这里的“八景”可称为“七氧仓一养眼”。

栾川八景,除老君山的人文古迹重修重建外,其余完全是没有雕琢的纯天然自然景观。噢,还值得一提的是,老君山顶有一巨石,巨石的两边分别写有“黄河”“长江”,这里还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水岭。

我站在标有2217米伏牛山最高峰的巨石旁边,真的向北想看到黄河,向南想看到长江,可真的看不到,连距离栾川最近的伊河也看不见。大概是山上的森林太茂密和仙雾给遮挡住了吧。说到伊河就不难想到杜康酒,据说“杜康酒”在这里有“伊川杜康”和“汝阳杜康"之争。但我觉得不争的应该是伊河水,杜康酒的好喝与闻名,应该离不开伊河水吧。此时,“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传世名句,好像回荡在耳旁……伊河水不但酿出了流芳千古的琼浆玉液,还孕育出多少英雄豪杰、忠勇之士。

想到这儿,自然有一个问号,老子当年为什么会选择来景室山修炼呢?用现在的眼光猜,应该是因为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旧时,那就是风水好,有灵气。到底老子在这里练成了什么丹?没有记载传下来,也无从考究。其实,也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悬念,就是:悟!自已去悟吧,精髓是靠悟出来的。写到这里,忽然替栾川县老君山为首的旅游景点想出几句广告词:想觅老子足迹吗?想悟《道德经》之精髓吗?想看深山奇景吗?想享受大自然之灵气吗?请到洛阳栾川老君山。

作者简介:张世斌,山东单县人,高级记者,曾任《工人日报》河北记者站站长。当过兵,当过工人。从事新闻工作三十余载,曾获“全国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第四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有40余篇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及国家部委和省“好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