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与“灸”的完美结合

图文摘自:《枣庄日报》

说到“亚健康”这个词,现代人们并不陌生,然而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一针、二灸、三贴敷,四步推拿、五中药”的“五步序贯”疗法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针灸六科最常用的治病手法。针灸六科自创建以来,在科主任吕士琦的带领下,将“针”与“灸”完美结合,并配以多种中医药疗法,为更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带来了健康、增强了活力,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市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警惕“亚健康” 针灸理疗来“解乏”

“我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睡眠不好,神经总是处在紧绷的状态,通过几天的针灸,使我放松下来,睡觉也安稳了!”今年48岁,家住薛城区的黄女士说。

的确,亚健康的症状出现率较高,多达30余种,以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下降、易疲乏、虚弱感、压抑感受、胸闷、气短、汗多、肌肉酸痛等最为普遍。

但是每当出现以上症状的时候,人们往往都是“坐以待毙”,不能及时地对身体预警进行调理,以至于出现“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亚健康状态。

该院针灸六科主任吕士琦说:“亚健康重在调理,就是调整机体轻度的失衡,是纠正亚健康的主要措施。除了调整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选用膳食之外,针灸、理疗也是首选的方法之一。”

黄女士经过几次针灸调理后,血压比以前平稳了,颈、肩、腰、背也得到明显改善,针灸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使她的骨骼肌肉及肾脏等身体机能均得以改善和恢复。

吕士琦向记者介绍:针灸穴位调理亚健康,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增強机体的防御免疫能力,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和组织具有明显的调整作用。

吕士琦说,民众应提高对“亚健康”认识,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是动态的,可向疾病转化,也会朝健康回归,关键是找准时机给予有效的医学干预。当身体疲劳的时候,试试针灸理疗来“解乏”,无疑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


创新与传承相结合 多样针法“巧施治”

老百姓经常说的“针灸”,其实只是“针”(扎针)而没有“灸”。针灸其实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再运用特殊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用燃烧着的艾绒或者中草药,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病方法,二者都是通过穴位、经络调节人体脏腑气血,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该院针灸六科先后开展了利用“多针浅刺法”治疗面瘫,采用“一针、二灸、三贴敷,四步推拿、五中药”的“五步序贯”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等多种特色诊疗方法。尤其是科主任吕士琦师承于“醒脑开窍针刺法”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擅长“醒脑开窍双刺法”治疗中风偏瘫;平衡针、刺血疗法、内热针疗法及董氏奇穴治疗颈、肩、腰、腿疼;芒针、脐针、头针及腹针疗法治疗消化、泌尿系统及神志疾患,热敏灸法调理亚健康及免疫功能低下,大大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使偏瘫的康复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近年来,女性慢性盆腔炎具有病程长、难治愈、复发率高等特点,其炎症改变、盆腔粘连及疤痕形成会影响受孕,甚至不孕,导致女性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吕士琦经过前期大量的文献查阅和临床验证,博采众家之长,整理出一套针对本病的特效针灸方案——采用针刺加脐灸加毫火针综合疗法,辨证选穴,痛苦小、疗效佳、绿色安全、远期效果好。


妙灸神针医百病 德艺双馨传四方

“妙手回春、国医圣手”“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患者送来的一面面锦旗,是对针灸六科医务人员精湛医术、优良医德的充分肯定和诚挚感谢。关于针灸六科治病救人的病例不胜枚举,该科的“忠诚粉丝”也越来越多,不少周边地区的患者也慕名而来。

多年来,针灸六科始终秉承“传承经典薪火,汇集全国特色,优化创新,防治并重”为宗旨,海纳百川、中西合璧,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为一体,突出针灸推拿中医特色,临床诊治的疾病涵盖内、外、妇、儿、骨科、急症、五官、皮肤各科多达100余种。目前,该科已开设有瘫症、疼痛、颈肩腰腿痛、过敏性疾病、不育症、减肥、风湿病、失眠、亚健康症状调理9个专病专科。并且,科室形成了以吕士琦主任医师为引领的学科带头人,以针灸硕士尹兴玲、王彬为支柱,以孙洋洋、董晓璐、苗中梅等为骨干的医师队伍。科主任吕士琦是学科带头人,是科室的灵魂,主导科室不断创新,奋进发展。科室技术实力坚强,团队医师在针法、灸法、推拿等各种疗法方面,各具特色、各有妙招,提高了疗效,受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

多年来,吕士琦始终重视科室文化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每年都组织全科医务人员郊游踏青,让大家不仅感受到了爱,还学会了分享爱。让大家体会到了科室“家”文化的温暖,营造了和谐友爱的氛围,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了不断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干劲,为医院的发展积极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